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10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基础 | 第7-9页 |
1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研究概况 | 第7-8页 |
2 涩中6井岩芯剖面简介 | 第8-9页 |
3 实验数据 | 第9页 |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构成 | 第9-10页 |
第二章 自然伽玛测井反演古气候和短尺度古气候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短尺度古气候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 古气候周期性 | 第10-11页 |
2 气候不稳定事件 | 第11-13页 |
3 长时段短尺度古气候研究现状 | 第13页 |
第二节 GR曲线与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对比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反演古环境的主要方面 | 第14-16页 |
2 GR曲线反演古气候轨道、亚轨道尺度变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涩中6井岩芯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实验室分析 | 第18-32页 |
第一节 岩芯放射性元素分析 | 第18-22页 |
1 自然伽玛测井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 放射性元素实验室分析和测井曲线数字化结果对比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岩芯粒度分析 | 第22-27页 |
1 常用的粒度参数 | 第22-23页 |
2 常用的粒度分析的图式 | 第23页 |
3 涩中6井岩芯粒度分析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岩芯粘土矿物分析 | 第27-30页 |
1 粘土或泥岩和粘土矿物 | 第27页 |
2 粘土矿物与沉积环境 | 第27-28页 |
3 粘土矿物含量与气候变化 | 第28页 |
4 粘土矿物分析样品的制备流程 | 第28-30页 |
5 粘土矿物分析结果 | 第30页 |
第四节 岩芯碳酸盐含量分析 | 第30-32页 |
1 湖泊碳酸盐沉积与古气候 | 第30-31页 |
2 岩芯碳酸盐含量测试结果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涩中6井GR曲线与多种实验分析数据对比 | 第32-53页 |
第一节 四小段岩芯粒度分析 | 第32-41页 |
1 四小段粒度参数 | 第32页 |
2 四小段粒度成分命名 | 第32页 |
3 正态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第32-41页 |
第二节 粒度参数与GR值关系 | 第41-44页 |
1 粒度中值/粒度均值与GR相对值间关系 | 第41页 |
2 粘土含量与Th含量间关系 | 第41-44页 |
第三节 自然伽玛值与粘土矿物的关系 | 第44-48页 |
1 高岭石/伊利石和Th/k的气候意义 | 第44页 |
2 粘土矿物分析结果及各指标间关系 | 第44-48页 |
第四节 GR值与碳酸盐含量关系 | 第48-51页 |
第五节 GR值与各指标参数的相关性 | 第51-53页 |
第五章 GR曲线记录的长时段千、百年级古气候变化 | 第53-62页 |
第一节 四小段岩芯GR曲线古气候周期信息提取 | 第53-55页 |
第二节 涩中6井岩芯记录的长时段千、百年级古气候周期 | 第55-58页 |
1 涩中6井岩芯剖面概况 | 第55页 |
2 涩中6井岩芯岩性记录的长时段千、百年古气候周期 | 第55-58页 |
第三节 GR曲线记录的长时段千、百年级古气候周期及显著性检验 | 第58-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