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46页 |
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 第46-73页 |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几个重要概念 | 第46-52页 |
1.1 信息、数据、地理数据与地理信息 | 第46-47页 |
1.2 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及其类型 | 第47-48页 |
1.3 地理信息系统 | 第48-52页 |
2.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概述 | 第52-53页 |
2.1 数据采集、监测与编辑 | 第52-53页 |
2.2 数据处理 | 第53页 |
2.3 数据存储与组织 | 第53页 |
2.4 空间查询与分析 | 第53页 |
3.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 | 第53-56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53-54页 |
3.2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学科 | 第54-56页 |
4.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前景 | 第56-58页 |
4.1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第56-57页 |
4.2 地理信息系统的展望 | 第57-58页 |
5. 地理信息系统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 第58-73页 |
5.1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 第58-65页 |
5.2 基于GIS进行成矿预测的内容 | 第65-68页 |
5.3 基于GIS的成矿预测的需求分析 | 第68-70页 |
5.4 基于GIS的地质异常成矿预测 | 第70-71页 |
5.5 “5P”找矿地段及其定位预测 | 第71-7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 | 第73-92页 |
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73-79页 |
1.1 区域地层 | 第74页 |
1.2 区域构造 | 第74-77页 |
1.3 区域岩浆岩 | 第77页 |
1.4 区域构造演化 | 第77-78页 |
1.5 区域矿产 | 第78-79页 |
2.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 | 第79-92页 |
2.1 矿区地层 | 第79-81页 |
2.2 矿区构造 | 第81-84页 |
2.3 矿区岩浆岩 | 第84-88页 |
2.4 矿区矿床地质 | 第88-92页 |
第三章 基于GIS的高松矿田综合信息预测 | 第92-146页 |
1. 利用GIS自动处理地学数据 | 第92-101页 |
1.1 物化探点位数据自动成图及分区处理方法原理 | 第93-95页 |
1.2 地理信息系统明码文件的编程实现及其对处理地学数据的意义 | 第95-99页 |
1.3 GIS空间分析建模建立找矿信息模型 | 第99-101页 |
2. 基于GIS的化探找矿信息的提取 | 第101-129页 |
2.1 个旧锡矿地球化学勘查资料概述 | 第101-107页 |
2.2 基于GIS的地球化学异常分析 | 第107-109页 |
2.3 基于GIS的化探找矿信息的提取 | 第109-129页 |
3. 基于GIS的物探找矿信息的提取 | 第129-136页 |
3.1 垂向电测深资料概述 | 第129-131页 |
3.2 基于GIS的物探(电测深)资料处理方法及成果 | 第131-136页 |
4. 基于GIS的花岗岩体等深线模型及成矿预测 | 第136-137页 |
4.1 花岗岩 | 第136页 |
4.2 花岗岩体等深线模型及成太矿预测 | 第136-137页 |
5. 基于GIS的矿化强度模型与成矿预测 | 第137-139页 |
5.1 锡、铜矿化强度模型 | 第137页 |
5.2 锡矿化强度模型与成矿预测 | 第137-138页 |
5.3 铜矿化强度模型与成矿预测 | 第138-139页 |
6. 基于GIS的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分析与成矿预测 | 第139-146页 |
6.1 锡的地球化学与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概述 | 第139-140页 |
6.2 驼峰山——高峰山地区断裂特征及取样 | 第140-141页 |
6.3 基于GIS的断裂元素因子分析及成矿预测 | 第141-146页 |
第四章 找矿远景区(靶区)的圈定、野外检查与评价 | 第146-157页 |
1. 基于GIS的综合地质信息优选找矿远景区(靶区) | 第146-154页 |
1.1 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的数据库结构及流程 | 第146-147页 |
1.2 成矿信息GIS提取与综合 | 第147-148页 |
1.3 基于GIS的个旧高松矿田找矿靶区预测 | 第148-154页 |
2. 异常区野外检查与评价 | 第154-157页 |
2.1 驼峰山——高峰山地段异常检查情况 | 第154-155页 |
2.2 个松断裂以北异常区检查 | 第155页 |
2.3 工作建议 | 第155-157页 |
第五章 1号靶区成矿预测证据及验证工程初步设计 | 第157-170页 |
1. 1号靶区概述 | 第157-158页 |
2. 1号靶区成矿预测证据 | 第158-165页 |
2.1 基于GIS的花岗岩体模型 | 第158-161页 |
2.2 基于GIS的锡、铜矿化强度模型 | 第161页 |
2.3 基于GIS的原生晕测量 | 第161-165页 |
2.4 基于GIS的断裂元素因子分析 | 第165页 |
2.5 结论 | 第165页 |
3. 1号靶区验证工程初步设计 | 第165-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