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中文关键词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关键词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 慢径传导间期与消融靶点的关系 | 第11-30页 |
·目的 | 第11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11-22页 |
·结果 | 第22-30页 |
2 前瞻性评价慢径传导间期指导慢-快型房室结析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 | 第30-35页 |
·前言 | 第30页 |
·目的 | 第30页 |
·资料及方法 | 第30-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3 讨论 | 第35-43页 |
·房室结慢径的组成 | 第35-36页 |
·慢径传导间期与消融位置的关系 | 第36-38页 |
·Koch三角与消融靶点的关系 | 第38-39页 |
·慢径传导间期及Koch三角解剖标志对临床射频消融术的指导作用 | 第39-42页 |
·安全性 | 第42-43页 |
4 本文研究不足 | 第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慢径传导间期与射频消融导管距离希氏束(以His电极代表)的距离成相关关系 | 第43页 |
·长的传导距离也是慢径缓慢传导的机制之一 | 第43页 |
·参考程序刺激时慢径传导的AH间期定位慢径消融靶点进行消融治疗,其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与以往消融方法相比可减少放电次数,并缩短曝光时间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