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5页 |
2.1 生物纤维饲料中各种常规养分含量的测定 | 第14-15页 |
2.1.1 生物纤维饲料中常规养分的测定 | 第14页 |
2.1.2 生物纤维饲料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14-15页 |
2.2 用套算法评定生物纤维饲料消化能及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 第15-19页 |
2.2.1 供试动物选择和分组 | 第15页 |
2.2.2 供试饲粮的配制 | 第15-16页 |
2.2.3 饲养管理 | 第16页 |
2.2.4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2.2.5 试验方法 | 第16页 |
2.2.6 测定指标 | 第16-19页 |
2.2.7 计算方法 | 第19页 |
2.2.8 统计处理 | 第19页 |
2.3 瘤胃尼龙袋培养试验 | 第19-21页 |
2.3.1 瘤胃瘘管安装技术 | 第19页 |
2.3.2 饲养管理 | 第19-20页 |
2.3.3 饲料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消失率测定 | 第20页 |
2.3.4 样品分析 | 第20页 |
2.3.5 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2.3.6 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4 利用消化代谢试验评价羊对三种氮源饲粮的利用效果 | 第21-25页 |
2.4.1 饲粮的组成 | 第21页 |
2.4.2 饲养管理 | 第21页 |
2.4.3 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4.4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2.4.5 样品分析 | 第22页 |
2.4.6 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2.4.7 统计分析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2页 |
3.1 生物纤维饲料的养分含量 | 第25页 |
3.1.1 生物纤维饲料中常规养分含量 | 第25页 |
3.1.2 生物纤维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 | 第25页 |
3.2 生物纤维饲料的消化能及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 第25-31页 |
3.2.1 基础饲粮的消化能及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 第25-26页 |
3.2.2 试验饲粮的消化能及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 第26页 |
3.2.3 生物纤维饲料的消化能及各养分的表观消化率 | 第26-31页 |
3.3 瘤胃尼龙袋培养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3.3.1 生物纤维饲料及其他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干物质瘤胃消失率 | 第31页 |
3.3.2 生物纤维饲料及其他玉米深加工副产物蛋白质瘤胃消失率 | 第31-32页 |
3.3.3 生物纤维饲料及其他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干物质瘤胃有效降解率 | 第32页 |
3.3.4 生物纤维饲料及其他玉米深加工副产物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 | 第32页 |
3.3.5 通过公式计算出的一些相关数值 | 第32-39页 |
3.4 消化代谢试验结果 | 第39-42页 |
3.4.1 试验饲粮干物质和有机物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 第39页 |
3.4.2 试验饲粮氮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4. 讨论 | 第42-48页 |
4.1 生物纤维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 | 第42-43页 |
4.1.1 生物纤维饲料的营养价值 | 第42页 |
4.1.2 生物纤维饲料对羊的饲用价值 | 第42-43页 |
4.2 生物纤维饲料及其他玉米深加工副产物的瘤胃降解 | 第43-45页 |
4.2.1 生物纤维饲料及其他玉米深加工副产物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 | 第43-44页 |
4.2.2 生物纤维饲料及其他玉米深加工副产物瘤胃能氮总平衡 | 第44-45页 |
4.3 羊对以生物纤维饲料作为蛋白源的精料补充料的利用效果 | 第45-46页 |
4.3.1 试验饲粮干物质和有机物消化率 | 第45页 |
4.3.2 试验饲粮氮的表观消化率及氮沉积率 | 第45页 |
4.3.3 试验饲粮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 | 第45页 |
4.3.4 对以生物纤维饲料作为蛋白源的精料补充料的综合评定 | 第45-46页 |
4.4 开发生物纤维饲料的潜在意义 | 第46-47页 |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7页 |
4.6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