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材料分论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起拱度的理论计算和控制方法的研究

第1章 引言第1-14页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9-11页
  1.2.1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发展动态第11页
 1.3 起拱度计算的基本思路第11-12页
  1.3.1 简支梁起拱度的计算第11-12页
  1.3.2 结构连续体系起拱度的计算第12页
  1.3.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总起拱度的计算第12页
 1.4 现有起拱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改进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弹性变形计算理论和应用第14-21页
 2.1 概述第14页
 2.2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第14-15页
  2.2.1 弹性模量的确定第14页
  2.2.2 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第14-15页
 2.3 预应力混凝土梁初始弹性变形的计算第15-21页
  2.3.1 主要考虑因素和基本假定第15-16页
  2.3.2 恒载引起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下挠度第16-17页
  2.3.3 预加力引起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起拱度第17-21页
第3章 徐变变形计算理论和应用第21-34页
 3.1 概述第21页
 3.2 徐变的产生和对结构的影响第21-22页
 3.3 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3.3.1 集料对徐变的影响第22-23页
  3.3.2 水泥品种、外加剂和水灰比对徐变的影响第23页
  3.3.3 其它因素的影响第23-24页
 3.4 钢筋预应力损失的估算第24-30页
  3.4.1 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5-26页
  3.4.2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6页
  3.4.3 钢筋与台座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6-27页
  3.4.4 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7-28页
  3.4.5 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8-29页
  3.4.6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第29-30页
 3.5 混凝土徐变系数的模拟电算第30-34页
  3.5.1 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第30-31页
  3.5.2 各参数的模拟第31-34页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弹性-徐变状态统一计算理论第34-52页
 4.1 概述第34页
 4.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分原理第34-44页
  4.2.1 弹性理论第34-40页
  4.2.2 徐变理论第40-44页
 4.3 有限元法构式第44-52页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起拱度的计算算例和结果分析第52-62页
 5.1 概述第52页
 5.2 设计资料第52-55页
  5.2.1 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第52页
  5.2.2 技术指标第52-53页
  5.2.3 主要材料第53页
  5.2.4 上构施工顺序第53页
  5.2.5 相关设计图第53-55页
 5.3 该桥起拱度的计算第55-59页
  5.3.1 简支梁起拱度的计算第55-57页
  5.3.2 结构连续体系起拱度的计算第57-59页
  5.3.3 总起拱度的计算第59页
 5.4 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第59-62页
第6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起拱度的控制方法的研究第62-70页
 6.1 概述第62页
 6.2 控制桥梁过度起拱的设计方案第62-64页
  6.2.1 考虑控制过度徐变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62-63页
  6.2.2 预设下挠度第63页
  6.2.3 改进预应力混凝土的梁体设计第63-64页
 6.3 控制桥梁过度起拱的施工措施第64-68页
  6.3.1 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第64-65页
  6.3.2 预制梁钢模型的设计工艺第65-66页
  6.3.3 预应力体系的施工控制第66-67页
  6.3.4 梁体几何尺寸的控制第67-68页
  6.3.5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第68页
  6.3.6 其它施工控制措施第68页
 6.4 桥梁过度起拱的补救措施第68-70页
第7章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预应力设计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矩形加筋板水弹性自由振动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