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醛直接氯化法合成间氯苯甲醛的研究
1. 文献综述 | 第1-27页 |
1.1 前言 | 第21页 |
1.2 主要原料及产物的性质 | 第21-22页 |
1.2.1 主要原料的性质 | 第21-22页 |
1.2.2 主要产物的性质 | 第22页 |
1.3 实验室及工业中常用的间氯苯甲醛合成工艺 | 第22-25页 |
1.3.1 苯甲醛硝化—水解—取代法 | 第22-23页 |
1.3.2 氯甲苯氯化法 | 第23-24页 |
1.3.3 间接电氧化法 | 第24页 |
1.3.4 苯甲醛直接氯化法 | 第24-25页 |
1.4 国内外技术现状及研究情况 | 第25-26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6-27页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7-33页 |
2.1 分析方法探索 | 第27-28页 |
2.1.1 文献调研 | 第27-28页 |
2.1.2 分析方法的选定 | 第28页 |
2.2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建立 | 第28-30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28页 |
2.2.2 色谱操作条件 | 第28-29页 |
2.2.3 操作步骤 | 第29页 |
2.2.4 结果计算 | 第29-30页 |
2.3 毛细管色谱法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2.3.1 线性关系实验 | 第30-31页 |
2.3.2 方法的精密度实验 | 第31页 |
2.3.3 样品的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2.4 结论 | 第32-33页 |
3. 催化剂的选择 | 第33-40页 |
3.1 氯化反应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氯化催化剂的选择 | 第33-36页 |
3.1.1 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 第33-34页 |
3.1.2 芳香族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 | 第34-35页 |
3.1.3 以无水三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氯化反应历程 | 第35-36页 |
3.1.4 以碘作催化剂的氯化反应历程分析 | 第36页 |
3.1.5 以无水三氯化铝作催化剂氯化反应历程 | 第36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6-37页 |
3.2.1 试剂 | 第36-37页 |
3.2.2 仪器 | 第37页 |
3.3 一般化的氯化实验操作步骤 | 第37-38页 |
3.4 催化剂选择过程所采用的实验条件和反应结果 | 第38-39页 |
3.5 分析与结论 | 第39-40页 |
4. 正交实验 | 第40-46页 |
4.1 正交实验的目的 | 第40页 |
4.2 正交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40页 |
4.3 正交条件表 | 第40-41页 |
4.4 实验步骤及现象 | 第41页 |
4.5 分析与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4.6 正交实验的结果及讨论 | 第42-43页 |
4.7 最优实验条件的检验 | 第43-46页 |
5. 氯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 第46-54页 |
5.1 反应机理分析 | 第46-48页 |
5.2 合成动力学研究 | 第48-52页 |
5.2.1 氯化反应表观动力学模型 | 第48页 |
5.2.2 动力学实验条件及数据 | 第48-52页 |
5.3 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 第52-53页 |
5.4 结论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