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两种虫草无性型原生质体融合及蜂头虫草发酵条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综  述第9-26页
引  言第26-28页
材料和方法第2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63页
 1 G-106营养缺陷型的筛选第39-40页
  1.1 紫外线诱变处理时间与孢子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第39页
  1.2 营养缺陷型的筛选和鉴定第39-40页
  1.3 突变株的稳定性检验第40页
 2 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融合第40-49页
  2.1 原生质体制备第40-43页
   2.1.1 酶系统选择第40-41页
   2.1.2 酶浓度试验第41-42页
   2.1.3 酶解时间的选择第42页
   2.1.4 菌龄对原生质体产量影响第42-43页
  2.2 原生质体再生第43-45页
   2.2.1 再生培养条件对再生率的影响第43-44页
   2.2.2 菌龄对再生率的影响第44页
   2.2.3 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第44-45页
   2.2.4 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第45页
  2.3 蜂头层束梗孢的灭活标记第45-46页
  2.4 原生质体融合第46页
  2.5 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形态观察第46-49页
 3 蜂头层束梗孢摇瓶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第49-56页
  3.1 营养性因子对蜂头层束梗孢发酵的影响第49-53页
   3.1.1 碳源试验第49页
   3.1.2 氮源试验第49-50页
   3.1.3 黄豆粉浓度试验第50-51页
   3.1.4 正交实验第51-53页
  3.2 非营养性因子对蜂头层束梗孢发酵的影响第53-55页
   3.2.1 pH的影响第53页
   3.2.2 装液量第53-54页
   3.2.3 接种时菌体形态对蜂头层束梗孢发酵的影响第54-55页
  3.3 摇瓶发酵过程中pH值和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第55-56页
   3.3.1 pH值的变化第55页
   3.3.2 生物量变化第55-56页
 4 氨基酸含量分析第56页
 5 深层发酵的研究第56-60页
  5.1 机械搅拌罐发酵试验第56-58页
  5.2 气升式发酵罐发酵试验第58-60页
   5.2.1 7L发酵罐试验中pH值的变化第58页
   5.2.2 7L发酵罐试验中还原糖的变化第58页
   5.2.3 7L发酵罐试验中总氮量的变化第58-59页
   5.2.4 7L发酵罐试验中生物量的变化第59-60页
 6 蜂头虫草子实体的人工培养第60-63页
  6.1 米饭培养第60页
  6.2 琼脂培养第60页
  6.3 接种量对子实体诱发的影响第60-62页
  6.4 液体培养诱发子实体第62-63页
讨论第63-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  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棉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监测及遗传研究
下一篇:黄翅大白蚁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