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摘要 | 第1-5页 |
1. 导论 | 第5-11页 |
1.1 大股东与小股东 | 第6-8页 |
1.2 地位脆弱的小股东 | 第8-9页 |
1.3 目标公司股东待遇平等——股东权保护的出发点和归宿 | 第9-11页 |
2. 上市公司收购中与目标小股东权益保护相关的几种制度 | 第11-34页 |
2.1 收购信息披露制度 | 第11-16页 |
2.1.1 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构成 | 第11-13页 |
2.1.2 对适用信息披露制度的争议 | 第13-16页 |
2.2.3 小结 | 第16页 |
2.2 强制要约制度 | 第16-23页 |
2.2.1 概述 | 第16-17页 |
2.2.2 强制收购要约的立法理由 | 第17-19页 |
2.2.3 对设立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争议 | 第19-22页 |
2.2.4 小结 | 第22-23页 |
2.3 反收购措施 | 第23-34页 |
2.3.1 反收购措施概述 | 第23-25页 |
2.3.2 对是否允许目标公司管理层采取反收购措施的争议 | 第25-29页 |
2.3.3 反收购行为的规制 | 第29-32页 |
2.3.4 小结 | 第32-34页 |
3. 我国证券法上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的分析 | 第34-42页 |
3.1 在保证股东权平等方面 | 第34-36页 |
3.1.1 全体持有规则和按比例接纳规则 | 第34页 |
3.1.2 价格平等与最高价格原则 | 第34-35页 |
3.1.3 股东的撤回权 | 第35-36页 |
3.2 信息披露方面 | 第36-37页 |
3.2.1 收购披露 | 第36页 |
3.2.2 一致行动问题 | 第36-37页 |
3.3 要约收购方面 | 第37-40页 |
3.3.1 协议收购 | 第37-38页 |
3.3.2 强制要约收购 | 第38-40页 |
3.4 反收购规制方面 | 第40页 |
3.5 独立懂事制度尝试 | 第40-42页 |
4. 结语:建立公平与效率协调的保护机制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