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红系增强子的人βE-珠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 一.序 | 第13-20页 |
| (一).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 | 第13-18页 |
| 1.珠蛋白基因组织结构 | 第13页 |
| 2.珠蛋白基因表达特征 | 第13-15页 |
| 3.珠蛋白基因表达调控 | 第15-16页 |
| 4.珠蛋白基因特异性表达的调控模型 | 第16-18页 |
| (二).转基因动物在真核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三).血红蛋白E(HbE) | 第19-20页 |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20-54页 |
| (一).材料 | 第20-21页 |
| 1.细菌与质粒 | 第20页 |
| 2.限制性内切酶及修饰酶 | 第20页 |
| 3.其它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4.放射性同位素 | 第20页 |
| 5.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 (二).实验方法 | 第21-54页 |
| 1.显微注射法制备βE转基因小鼠的程序 | 第21-23页 |
| 2.血液白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 第23页 |
| 3.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23页 |
| 4.DNA序列测定 | 第23-26页 |
| 5.基因克隆 | 第26-29页 |
| 6.质粒DNA小量制备 | 第29页 |
| 7.质粒DNA大量制备 | 第29-30页 |
| 8.微注射DNA的制备与纯化 | 第30页 |
| 9.受精卵培养基的配制与保存 | 第30-33页 |
| 10.小鼠的选择与处理 | 第33-35页 |
| 11.超排卵 | 第35-38页 |
| 12.显微注射 | 第38-43页 |
| 13.受精卵的输卵管转移 | 第43-44页 |
| 14.胚胎小鼠器官、组织采集和保存 | 第44-45页 |
| 15.胎鼠肌肉组织基因组DNA提取 | 第45-46页 |
| 16.鼠尾基因组DNA提取 | 第46页 |
| 17.点杂交 | 第46-47页 |
| 18.Southern印迹杂交 | 第47-49页 |
| 19.DNA探针标记 | 第49页 |
| 20.转基因鼠传代 | 第49页 |
| 21.人网织红细胞的制备 | 第49页 |
| 22.组织RNA提取 | 第49-51页 |
| 23.RNase保护实验 | 第51-54页 |
| 三.实验结果 | 第54-64页 |
| (一).βE珠蛋白基因克隆构建 | 第54-60页 |
| 1.PCR. | 第54页 |
| 2.DNA序列测定 | 第54-55页 |
| 3.pβ3′端基因克隆的构建 | 第55-57页 |
| 4.pβE基因克隆的构建 | 第57-58页 |
| 5.p5′(?)2(?)基因克隆的构建 | 第58-60页 |
| (二).转基因小鼠系的建立 | 第60-64页 |
| 1.超排卵 | 第60页 |
| 2.显微注射后受精卵的分裂 | 第60-61页 |
| 3.转基因小鼠系的建立 | 第61-62页 |
| 4.βE—珠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 | 第62-64页 |
| 四.讨论 | 第64-67页 |
| 五.小结 | 第67-69页 |
| 六.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七.红系特异性转录调节因子GATA—1(综述) | 第73-86页 |
| (一).引言 | 第73-74页 |
| (二).GATA—1——红系特异性反式调节因子 | 第74-75页 |
| (三).GATA—1的结构特征 | 第75-76页 |
| (四).GATA—1结合DNA的特征 | 第76页 |
| (五).GATA—1结合基序的分布 | 第76-77页 |
| (六).GATA—1基因及其表达 | 第77-79页 |
| (七).GATA—1的功能 | 第79-81页 |
| (八).其它红系调节因子 | 第81-82页 |
| (九).小结 | 第82-83页 |
| (十).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八.英文名词及缩写 | 第86-90页 |
| 九.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