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农业非点源污染及控制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第18-34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 第18-21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的市场失灵分析 | 第18-20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政府失灵分析 | 第20-21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政策目标 | 第21-24页 |
·效率目标 | 第21-23页 |
·成本——效益目标 | 第23-24页 |
·次优目标 | 第24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政策的评估标准 | 第24-26页 |
·政策监管与执行难易程度 | 第24-25页 |
·政策的灵活性 | 第25页 |
·政策在政治上的可接受性 | 第25-26页 |
·政策的创新性 | 第26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主要政策工具分析 | 第26-31页 |
·命令——控制型工具 | 第26-28页 |
·经济激励型工具 | 第28-30页 |
·公众参与型工具 | 第30-31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政策工具组合的分析 | 第31-33页 |
·政策工具组合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政策工具组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及控制现状研究 | 第34-43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基本情况 | 第34-38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与水质状况 | 第34-35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成因 | 第35-38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现状 | 第38-39页 |
·农民农业非点源污染环保意识和控制参与意愿分析 | 第39-41页 |
·农民农业非点源污染环保意识分析 | 第39-40页 |
·农民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参与意愿分析 | 第40-41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 第43-56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43-46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的内涵 | 第43-44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44-46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46-48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要素 | 第48-55页 |
·补偿主体 | 第48-49页 |
·补偿客体 | 第49-52页 |
·补偿对象 | 第52-53页 |
·补偿方式 | 第53页 |
·补偿标准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 第56-64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前提机制 | 第57-58页 |
·加快落实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相关立法工作 | 第57页 |
·明确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管理机构及职责 | 第57-58页 |
·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 | 第58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基本机制 | 第58-61页 |
·化肥和农药 | 第58-59页 |
·禽畜粪便 | 第59-60页 |
·农用薄膜 | 第60页 |
·作物秸秆 | 第60-61页 |
·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 | 第61页 |
·吉林省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辅助机制 | 第61-63页 |
·拓宽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 | 第61-62页 |
·引入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体系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摘要 | 第73-75页 |
Abstract | 第75-78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