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堑边坡的整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边坡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边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 第15-28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 ·内在因素 | 第15-17页 |
| ·外在因素 | 第17-18页 |
| ·路堑边坡失稳模式 | 第18-22页 |
| ·滑动型 | 第18-21页 |
| ·崩塌型 | 第21页 |
| ·有限变形 | 第21-22页 |
| ·强度理论与稳定依据 | 第22-27页 |
| ·岩土强度理论 | 第22-26页 |
| ·边坡稳定判据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复杂高路堑边坡的加固防护措施研究 | 第28-43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抗滑桩加固研究 | 第28-39页 |
| ·抗滑桩的优点 | 第28-29页 |
| ·抗滑桩设计的步骤及关键技术 | 第29-31页 |
| ·抗滑桩的设计 | 第31-39页 |
| ·坡面防护研究 | 第39-41页 |
| ·坡面防护的工程措施 | 第40页 |
| ·坡面防护的原则 | 第40-41页 |
| ·骨架植被护坡研究 | 第41页 |
| ·排水措施研究 | 第41-42页 |
| ·边坡治水的一般原则 | 第42页 |
| ·边坡防护的排水和截水措施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复杂高路堑边坡加固的有限元理论 | 第43-62页 |
| ·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43-44页 |
| ·土体非线性本构关系 | 第44-50页 |
| ·弹塑性本构关系 | 第45-48页 |
| ·Druck-Praer模型 | 第48-50页 |
| ·界面模型 | 第50-54页 |
| ·接触面本构关系 | 第51-53页 |
| ·接触面单元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 ·非线性有限元法 | 第54-59页 |
| ·初应力法 | 第55-58页 |
| ·单元破坏后的应力修正 | 第58-59页 |
| ·ABAQUS软件介绍 | 第59-61页 |
| ·ABAQUS简介 | 第59页 |
| ·岩土工程分析与ABAQUS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62-80页 |
| ·工程概况与病害分析 | 第62-65页 |
| ·工程概况 | 第62页 |
| ·路堑边坡病害发展过程 | 第62-65页 |
| ·滑坡原因分析 | 第65页 |
| ·加固防护措施分析 | 第65-70页 |
| ·加固防护方案的综合比较 | 第65-66页 |
| ·变更后的加固防护方案 | 第66-69页 |
| ·长期地表位移监测 | 第69-70页 |
| ·抗滑桩有限元分析 | 第70-76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70-71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71-76页 |
| ·施工技术要求 | 第76-79页 |
| ·抗滑桩施工 | 第76-78页 |
| ·骨架护坡施工 | 第78页 |
| ·施工注意事项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 ·进一步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