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9页 |
·课题的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变极性TIG焊接电源的特点 | 第13-17页 |
·变极性TIG焊接电源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7-19页 |
·全数字化焊机的发展 | 第19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基于DSP控制的变极性TIG焊电源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 | 第21-44页 |
·TMS320F2812处理器的主要特点 | 第21-23页 |
·TMS320F2812内核组成 | 第23-25页 |
·软件开发工具 | 第25-28页 |
·CCS2000简介 | 第25-26页 |
·DSP软件设计和代码生成 | 第26-28页 |
·电压、电流反馈信号采集 | 第28-31页 |
·TMS320F2812中的ADC采样模块 | 第28-29页 |
·采样工作原理 | 第29页 |
·采样程序流程 | 第29-31页 |
·软件调试工具 | 第31-33页 |
·ICETEK DSP实验箱的特点和指标 | 第31-32页 |
·ICETEK-F2812-A评估板原理图和实物图 | 第32-33页 |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33-38页 |
·干扰源及干扰途径 | 第33页 |
·网压变化引起的干扰 | 第33-34页 |
·焊接现场的电磁干扰 | 第34页 |
·测控系统的自身干扰 | 第34-35页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35-36页 |
·印刷版角度的抗干扰设计 | 第36-37页 |
·软件方面的抗干扰设计 | 第37-38页 |
·TMS320F2812外围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 | 第38-44页 |
·TMS320F2812外围电路设计 | 第38页 |
·TMS320F2812软件编程 | 第38-44页 |
第三章 变极性电源模拟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44-55页 |
·控制方式的选择 | 第44-45页 |
·一次逆变控制系统 | 第45-49页 |
·脉宽调制电路 | 第45-47页 |
·一次逆变驱动电路 | 第47-49页 |
·二次逆变控制系统 | 第49-53页 |
·二次PWM芯片的选择 | 第49-51页 |
·二次PWM波形产生电路 | 第51页 |
·二次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51-53页 |
·外特性控制电路 | 第53页 |
·稳压供电电源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55-75页 |
·主变压器的设计 | 第56-59页 |
·铁芯选择及原、副边绕组计算 | 第56-57页 |
·导线线径及股数的计算 | 第57-59页 |
·校核窗口面积 | 第59页 |
·输出滤波电感的设计 | 第59-60页 |
·输出滤波电感的工作情况 | 第59-60页 |
·输出滤波电感的计算 | 第60页 |
·输入滤波电容容量的计算 | 第60-61页 |
·选取原则 | 第60-61页 |
·Cin容量计算 | 第61页 |
·输出滤波电容容量的计算 | 第61-62页 |
·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容量计算 | 第62-63页 |
·主功率管IGBT | 第63-71页 |
·主功率管的选择 | 第63-64页 |
·IGBT基本结构、栅极特性及驱动 | 第64-67页 |
·一次逆变主功率管IGBT的容量计算 | 第67-68页 |
·二次逆变功率管IGBT的容量计算 | 第68-71页 |
·主电路的仿真 | 第71-75页 |
·二次逆变电路的波形仿真过程分析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变极性TIG焊系统调试及工艺实验 | 第75-84页 |
·实验条件 | 第75-81页 |
·系统调试 | 第75-77页 |
·波形测试 | 第77-79页 |
·实验结果分析与参数优化 | 第79页 |
·焊接实验 | 第79-81页 |
·电弧稳定性研究 | 第81-82页 |
·阴极清理机理研究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