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挥发性有机物 | 第10-11页 |
| ·VOCs控制技术现状 | 第11-15页 |
| ·预防性措施 | 第11页 |
| ·控制处理技术 | 第11-15页 |
| ·回收法 | 第11-13页 |
| ·氧化分解法 | 第13-15页 |
| ·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有害气体 | 第15-19页 |
|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的引入 | 第15-16页 |
| ·气体放电处理VOCs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电晕放电 | 第16-18页 |
| ·介质阻挡放电 | 第18-19页 |
| ·处理VOCs方法的性能比较 | 第19-21页 |
| 第2章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等离子体诊断 | 第21-28页 |
| ·介质阻挡放电 | 第21-22页 |
| ·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的分类及其机理 | 第22-23页 |
| ·等离子体诊断 | 第23-27页 |
| ·郎缪尔探针 | 第24页 |
| ·光谱法 | 第24-27页 |
| ·发射光谱法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OES | 第24-25页 |
| ·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 | 第25页 |
| ·速度调制激光光谱技术Velocity Modulation Laser Spectroscopy,,VMLS | 第25-27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第3章 大气压下DBD放电特性研究 | 第28-36页 |
| ·介质阻挡放电中的斑图 | 第28页 |
| ·实验装置 | 第28-29页 |
| ·DBD放电形貌演化过程实验 | 第29-35页 |
| ·激励电压对放电形貌的影响 | 第30-32页 |
| ·重复频率对放电形貌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放电间隙宽度对放电的影响 | 第33页 |
| ·斑图中斑点与波形图中微放电通道的对应关系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N_2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 | 第36-42页 |
| ·前言 | 第3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39页 |
| ·N_2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 | 第36-37页 |
| ·脉冲峰值电压对发射光谱相对强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重复频率对发射光谱相对强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对环己酮脱除机理的探讨 | 第39-42页 |
| 第5章 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环己酮的研究 | 第42-51页 |
| ·实验系统 | 第42-44页 |
| ·实验用VOCs的选择 | 第43-44页 |
| ·VOCs配气系统 | 第44页 |
| ·VOCs检测系统 | 第44页 |
| ·放电电压、电流的测试 | 第44页 |
| ·介质阻挡放电脱除环己酮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50页 |
| ·评价气体放电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实验参数 | 第44-45页 |
| ·电场强度对环己酮降解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 ·重复频率对环己酮降解作用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环己酮流速对降解作用的影响 | 第48-49页 |
| ·环己酮进口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