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关于题目及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单一的形态观的研究 | 第14-15页 |
·相对全面的形态观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范围 | 第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几个与形态观相关的概念解析 | 第17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21页 |
·系统科学方法论 | 第18页 |
·工业设计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的概念性框架 | 第21-22页 |
2 形态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形态观 | 第22-34页 |
·概念及背景 | 第22-23页 |
·概念 | 第22页 |
·背景 | 第22-23页 |
·“形态追随功能”形态观的主要内容 | 第23-33页 |
·“形态追随功能”形态观的理论表述 | 第23-25页 |
·“形态追随功能”形态观的教育实践基础 | 第25-27页 |
·“形态追随功能”形态观的设计实践基础 | 第27-29页 |
·“形态追随功能”形态观的诚实设计原则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形态追随市场(FORM FOLLOWS MARKET)的形态观 | 第34-39页 |
·背景及概念 | 第34-35页 |
·概念 | 第34页 |
·背景 | 第34-35页 |
·主要内容 | 第35-38页 |
·“形态追随市场”的形态观与流行性风格 | 第35-36页 |
·“形态追随市场”的形态观与产品“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 第36-37页 |
·“形态追随市场”的形态观与用户满意度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形态追随行为(FORM FOLLOW ACTION)的形态观 | 第39-50页 |
·背景及概念 | 第39-40页 |
·概念 | 第39页 |
·背景 | 第39-40页 |
·主要内容 | 第40-48页 |
·“形态追随行为”形态观与易懂性及易用性设计原则 | 第40-44页 |
·“形态追随行为”形态观与人的视觉功能 | 第44-45页 |
·“形态追随行为”形态观与人的生活方式研究 | 第45-47页 |
·“形态追随行为”形态观与自然规律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5 形态追随情感(FORM FOLLOW EMOTION)的形态观 | 第50-70页 |
·背景及概念 | 第50-51页 |
·概念 | 第50页 |
·背景 | 第50-51页 |
·主要内容 | 第51-68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与人类的自然情结 | 第51-54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与产品的隐喻属性 | 第54-56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与人类的文化情结 | 第56-57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与数码产品设计 | 第57-59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与产品的感知精度 | 第59-64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与家具的结构装饰 | 第64-67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与感性工学研究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形态追随自然(FORM FOLLOW NATURE)的形态观 | 第70-88页 |
·概念与背景 | 第70-72页 |
·概念 | 第70页 |
·背景 | 第70-72页 |
·“形态追随自然”形态观的主要内容 | 第72-87页 |
·“形态追随自然”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合理性的影响 | 第72-77页 |
·“形态追随自然”形态观与产品形态“人性化”的设计 | 第77-82页 |
·“形态追随自然”形态观与产品形态“创新性”的设计 | 第82-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7 形态观的特点和倾向性研究 | 第88-103页 |
·形态观的时代同步性倾向 | 第88-93页 |
·与当代科技及文化发展同步 | 第88-90页 |
·形态观的发展变化性倾向 | 第90-93页 |
·形态观的稳定性倾向 | 第93-95页 |
·形态观的差异性倾向 | 第95-96页 |
·时代的不同造成形态观的差异性 | 第95页 |
·设计师个人对形态理解不同造成的差异性 | 第95-96页 |
·形态观的地域性倾向 | 第96-99页 |
·形态观的综合性倾向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8 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塑造的影响 | 第103-118页 |
·产品形态品质概念 | 第103-109页 |
·可用性品质 | 第104-105页 |
·人—机品质 | 第105-106页 |
·美学品质 | 第106-108页 |
·文化品质 | 第108页 |
·生态品质 | 第108-109页 |
·“形态追随功能”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塑造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形态追随市场”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塑造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形态追随行为”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塑造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形态追随情感”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塑造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形态追随自然”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塑造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9 产品设计形态观的新发展 | 第118-130页 |
·面向文化品质设计(FORM FOLLOW CULTURE)的形态观 | 第118-124页 |
·面向文化品质设计形态观的形成与意义 | 第118页 |
·面向文化品质设计的形态观的基本内容 | 第118-122页 |
·面向文化设计的形态观对形态品质塑造影响 | 第122-124页 |
·面向生态品质设计(FORM FOLLOW ECOLOGY)的形态观 | 第124-129页 |
·面向生态品质设计形态观的形成与意义 | 第124页 |
·面向生态品质设计形态观的主要内容 | 第124-128页 |
·面向生态设计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10 结论与建议 | 第130-133页 |
·研究发现 | 第130-132页 |
·后续研究方向的建议 | 第132-133页 |
图片来源 | 第13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0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