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8-9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8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第二章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重要性 | 第10-19页 |
|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含义 | 第10-12页 |
| ·汉字字体设计含义 | 第10页 |
| ·民族图形的含义 | 第10-11页 |
|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含义 | 第11-12页 |
| ·汉字字体适合与民族图形融合的内因 | 第12-14页 |
| ·字形源于图形 | 第12页 |
| ·字形方正 | 第12-13页 |
| ·组合排列方正 | 第13页 |
| ·内部构造丰富 | 第13-14页 |
|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 | 第14-19页 |
| ·宣扬民族文化 | 第14-15页 |
| ·字体风格多元化 | 第15-16页 |
| ·技术进步 | 第16-17页 |
| ·设计界新潮流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要求与角度 | 第19-27页 |
|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要求 | 第19-22页 |
| ·保持识别性 | 第19-20页 |
| ·新形态的再创造 | 第20-21页 |
| ·形象与意象 | 第21-22页 |
|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角度 | 第22-27页 |
| ·汉字与图案融合的角度 | 第22-24页 |
| ·汉字与民间美术图形融合的角度 | 第24-25页 |
| ·汉字与书法融合的角度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 第27-37页 |
|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流程 | 第27-30页 |
| ·资料搜集 | 第27页 |
| ·临摹对象 | 第27-28页 |
| ·创造新样式 | 第28页 |
| ·融合试验 | 第28-29页 |
| ·深入塑造 | 第29页 |
| ·细节修整 | 第29-30页 |
|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方法 | 第30-37页 |
| ·图文并置法 | 第30-31页 |
| ·笔画共用法 | 第31页 |
| ·特征一致法 | 第31-32页 |
| ·解构与重组法 | 第32-33页 |
| ·细节添加法 | 第33页 |
| ·强化内部对比法 | 第33-34页 |
| ·笔画减省法 | 第34-35页 |
| ·笔画突变法 | 第35页 |
| ·添加第三形象法 | 第35-36页 |
| ·表面修饰法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民族图形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实践 | 第37-45页 |
| ·云纹造型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实践 | 第37-41页 |
| ·汉字字体设计与云纹造型融合设计分析 | 第37页 |
| ·设计实践过程简析 | 第37-41页 |
| ·回纹造型融入汉字字体设计的实践 | 第41-45页 |
| ·汉字字体与回纹造型融合设计分析 | 第41页 |
| ·设计实践过程简析 | 第41-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