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天瘦阁诗半》“士不遇”主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6-8页
第2章 李士棻的生平及创作概况第8-16页
   ·李士棻生平第8-11页
     ·少年时代——天资聪慧,才华崭露第8-9页
     ·青年时期——诗鸣海内外,以狂罢官第9-10页
     ·辞官漂泊——穷困潦倒,浪迹无依第10-11页
   ·师从李惺、曾国藩第11-14页
     ·启蒙之师——李惺第11-12页
     ·知遇之师——曾国藩第12-14页
   ·交友情况第14-16页
第3章 《天瘦阁诗半》“士不遇”情结形成背景第16-29页
   ·“士不遇”情结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16-22页
     ·士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16-17页
     ·历代文人的“士不遇”情结第17-22页
   ·时代文化背景第22-25页
     ·时代背景——晚清衰落第22-24页
     ·文化背景——“士不遇”主题再次兴起第24-25页
   ·李士棻个性对《天瘦阁诗半》“士不遇”诗歌的影响第25-29页
第4章 《天瘦阁诗半》“士不遇”诗歌分析第29-42页
   ·《天瘦阁诗半》“士不遇”诗歌丰富的内容第29-34页
     ·游历诗第29-30页
     ·记事诗第30-31页
     ·咏物诗第31-33页
     ·唱和诗第33-34页
   ·李士棻“士不遇”诗歌的情感及表达方式第34-37页
     ·悲与狂的交错———不遇情感的直接宣泄第34-35页
     ·超脱归隐———不遇后的归宿第35-37页
   ·李士棻“士不遇”诗歌的艺术特色第37-42页
     ·丰富准确的用典第37-40页
     ·短小精悍的一字题目诗歌第40-42页
第5章 结语第42-43页
注释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附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国蜀汉文学研究
下一篇:赵熙巴渝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