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8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0-1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界定与实证方法介绍 | 第11-22页 |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11-13页 |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产业转移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产业转移理论 | 第15-16页 |
·国内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本文使用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借鉴和实证方法介绍 | 第18-2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理论借鉴 | 第20页 |
·实证方法介绍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重庆产业结构和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 第22-31页 |
·重庆产业结构和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 第22-27页 |
·重庆产业结构现状 | 第22-24页 |
·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 第24-26页 |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情况横向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重庆产业结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重庆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 第31-46页 |
·测度产业转移的方法的选取 | 第31-32页 |
·东部地区衰退产业量化分析方法 | 第31页 |
·重庆优势产业量化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指标的选取及原则 | 第32-33页 |
·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分析和结论 | 第33-37页 |
·重庆主导产业选择 | 第37-44页 |
·模型和指标的选取及原则 | 第37-39页 |
·重庆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 | 第39-44页 |
·重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基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 第46-47页 |
·国际、国内背景 | 第46页 |
·国家政策对重庆的扶持 | 第46-47页 |
·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要素支持 | 第47页 |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模式方面,发展园区模式、产业集群模式 | 第47-48页 |
·注重产业结构协调和缩小“一圈”、“两翼”地区差异 | 第48页 |
·提高招商引资效率,构建服务型的招商机制 | 第48页 |
·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引资要有“门槛”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9页 |
·论文的不足和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