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导论:社会资本因素——民间艺术发展的新视角 | 第13-2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3-15页 |
二、回眸民间艺术研究及问题的提出 | 第15-20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20-24页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24-25页 |
五、本文的结构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社会资本理论的梳理及再建构 | 第27-39页 |
一、社会资本理论的梳理 | 第27-33页 |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领域及成果 | 第33-35页 |
三、文献简评 | 第35-36页 |
四、社会资本理论的再建构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自贡彩灯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 第39-51页 |
一、自贡的生态环境及人文历史背景 | 第39-40页 |
二、自贡彩灯艺术的历史渊源 | 第40-42页 |
三、转型期的自贡彩灯艺术 | 第42-51页 |
第四章 自贡彩灯艺术发展中的社会资本构成 | 第51-65页 |
一、作为认知型社会资本的文化认同 | 第51-60页 |
1、节庆文化的传统 | 第53-57页 |
2、地方性知识的延续 | 第57-60页 |
二、作为结构型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 | 第60-65页 |
1、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 | 第60-62页 |
2、功能性社会网络 | 第62-65页 |
第五章 自贡彩灯艺术发展中的社会资本运作 | 第65-107页 |
一、认知型社会资本的运作 | 第65-82页 |
1、文化认同与时间感 | 第65-69页 |
2、文化认同与空间的依附 | 第69-74页 |
3、文化认同与内容的隐喻 | 第74-82页 |
二、结构型社会资本的运作 | 第82-107页 |
1、彩灯制作的社会网络运作 | 第83-92页 |
2、彩灯展出的社会网络运作 | 第92-95页 |
3、彩灯宣传的社会网络运作 | 第95-107页 |
第六章 自贡彩灯艺术发展中的社会资本演进 | 第107-119页 |
一、文化认同的变迁 | 第107-111页 |
1、节庆文化认同的扩展 | 第107-109页 |
2、地方文化认同的强化 | 第109-111页 |
二、社会网络的结构及其演进 | 第111-119页 |
1、彩灯制作:从垂直网络到水平网络 | 第112-115页 |
2、彩灯展出:网络结构中行动主体的变化 | 第115-116页 |
3、彩灯宣传:混合型网络的运作 | 第116-119页 |
第七章 自贡彩灯艺术发展中社会资本运作的功效 | 第119-137页 |
一、社会资本运作与民间艺术精英的生产 | 第120-121页 |
二、社会资本运作与文化资本的增长:自贡彩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 第121-126页 |
三、社会资本运作与经济资本的增长:自贡彩灯艺术产业的繁荣与兴盛 | 第126-130页 |
四、社会资本运作与象征资本的增长:“天下第一灯”与“南国灯城” | 第130-13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第137-147页 |
一、对社会资本概念的再解读 | 第137-138页 |
二、解构转型期自贡彩灯艺术的发展路径 | 第138-141页 |
三、对自贡彩灯艺术发展的“一般性”讨论 | 第141-143页 |
四、思考在继续 | 第143-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
附录: 访谈对象目录 | 第155-15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