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 | 第14-30页 |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兴起的成因 | 第14-16页 |
·外部环境的支持 | 第14页 |
·银行内在的动力需求 | 第14-1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含义及其分类 | 第16-20页 |
·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 第16-17页 |
·银行卡业务 | 第17页 |
·代理类中间业务 | 第17-18页 |
·担保类中间业务 | 第18-19页 |
·承诺类中间业务 | 第19页 |
·交易类中间业务 | 第19页 |
·基金托管业务 | 第19-20页 |
·咨询顾问类业务 | 第20页 |
·其他类中间业务 | 第20页 |
·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差距 | 第20-2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及管理现状 | 第20-23页 |
·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比较 | 第24-2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趋势 | 第26-30页 |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内外部经营环境 | 第26页 |
·我国中间业务产品开发状况 | 第26-28页 |
·招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 第28-30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权问题的研究 | 第30-38页 |
·中间业务定价问题的提出 | 第30-31页 |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权分析 | 第31-38页 |
·多角度看待中间业务产品的定价权 | 第31-33页 |
·政府指导价的适用范围 | 第33-38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价格决定分析 | 第38-46页 |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的决定机制 | 第38-40页 |
·内生机制 | 第38-39页 |
·外部因素 | 第39-40页 |
·中间业务的定价目标 | 第40-42页 |
·关于吸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目标 | 第40-41页 |
·关于利润最大化目标 | 第41页 |
·关于产品质量核心地位目标 | 第41-42页 |
·中间业务的定价策略 | 第42-46页 |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单一定价策略 | 第42-44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综合定价思路 | 第44-46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方法及模型 | 第46-68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方法 | 第46-49页 |
·成本加成定价法 | 第46-47页 |
·市场导向定价法 | 第47页 |
·竞争导向定价法 | 第47-48页 |
·三种定价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 第48-49页 |
·中间业务综合定价模型 | 第49-55页 |
·模型总体描述 | 第49页 |
·中间业务综合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49-50页 |
·对上述假设的说明 | 第50-51页 |
·构建定价策略模型 | 第51-54页 |
·定价模型在现实中的调整 | 第54-55页 |
·应用定价模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55-56页 |
·获得每个中间产品价格、销售量和各金融产品销量间的关系 | 第55页 |
·确定每一个金融产品的成本 | 第55页 |
·选择目标函数 | 第55-56页 |
·处理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的下限和上限 | 第56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实例分析 | 第56-68页 |
·个人跨行汇兑业务定价分析 | 第57-59页 |
·B2B网上银行定价分析 | 第59-61页 |
·中间业务的综合定价模型的组合产品实例分析 | 第61-65页 |
·定价的调整与区间的制定 | 第65-68页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方法建议 | 第68-75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68-70页 |
·客户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存在误区 | 第68页 |
·忽视产品和服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 第68-69页 |
·传统的中间业务产品定价体制缺乏弹性 | 第69页 |
·中间业务产品定价不能体现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 | 第69-70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措施 | 第70-71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合理定价的对策 | 第71-75页 |
·改善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71-72页 |
·完善银行会计核算体系 | 第72-73页 |
·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管理机制 | 第73-7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