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双目测距系统中快速匹配算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双目立体视觉的发展概述和存在的问题第12-17页
     ·双目视觉理论框架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第14-16页
     ·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7-1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7页
     ·本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双目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第19-27页
   ·成像原理第19-23页
     ·针孔成像模型第19-21页
     ·双目成像原理第21-23页
   ·对极几何第23页
   ·平行双目系统测距原理第23-25页
   ·双目视觉系统中关键技术分析第25-26页
     ·图像采集第25页
     ·摄像机标定第25页
     ·图像预处理第25-26页
     ·立体匹配第26页
     ·深度确定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双目立体匹配基本研究内容第27-38页
   ·匹配基元的选择第28-31页
     ·区域基元第28-29页
     ·特征基元第29-30页
     ·相位基元第30-31页
   ·匹配约束第31-32页
     ·极线约束第31-32页
     ·唯一性约束第32页
     ·相似性约束第32页
     ·顺序不变性约束第32页
   ·相似性判断方法第32-34页
     ·多种相似性判断算子第33-34页
     ·相似性判断算子的比较与选择第34页
   ·立体匹配方法分析第34-37页
     ·基于区域相关的匹配第35页
     ·基于特征的匹配第35-36页
     ·基于相位的匹配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常见的局部和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的分析与研究第38-52页
   ·局部立体匹配方法第38-43页
     ·WTA 算法第38-41页
     ·RealTime 算法第41-43页
   ·全局立体匹配方法第43-50页
     ·动态规划法第44-48页
     ·模拟退火第48-50页
   ·局部与全局立体匹配方法的比较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本文立体匹配方法第52-70页
   ·算法思路第52-53页
   ·极线约束下的搜索范围第53-54页
   ·图像分割第54-57页
     ·基于灰度阈值的分割方法第55页
     ·基于区域生长与分裂的分割法第55-56页
     ·基于边缘的分割第56-57页
   ·本文图像分割方法第57-61页
     ·活动轮廓模型简介第57-60页
     ·活动轮廓模型的应用第60页
     ·分割算法的分析第60-61页
   ·本文基于邻域差值特征模板的匹配算法第61-64页
     ·邻域差值特征模板第61-62页
     ·基于邻域差值特征的图像匹配第62-63页
     ·匹配算法的分析第63-64页
   ·本文算法的实现与结果分析第64-69页
     ·采用极线约束与不采用极线约束的匹配算法比较第64-65页
     ·基于活动轮廓分割与阈值分割的匹配算法比较第65-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总结第70-71页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电子稳像技术的线阵CCD成像空间校正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与FPGA的嵌入式实时图像处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