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植物系统论文

东北农田土壤和植物N2O排放过程初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33页
   ·全球环境变化第12页
   ·温室效应气体N_2O第12-14页
   ·N_2O的源与汇第14-16页
     ·土壤第14-15页
     ·海洋和淡水系统第15页
     ·生物质燃烧和化石燃料燃烧第15页
     ·工业源第15-16页
     ·植物第16页
   ·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第16-23页
     ·土壤含水量第16-18页
     ·土壤温度第18-19页
     ·土壤质地类型第19页
     ·土壤氮素供应第19-21页
     ·土壤有机质及其C/N比第21-22页
     ·土壤pH第22-23页
     ·其他因素第23页
   ·农阳土壤N_2O排放的微生物学机理第23-25页
     ·硝化作用第23-24页
     ·反硝化作用第24-25页
   ·植物释放N_2O研究进展第25-28页
     ·植物与土壤的互作调控土壤N_2O的释放第25页
     ·植物体对N_2O有传输作用第25-26页
     ·植物本身释放N_2O第26页
     ·植物N_2O释放的影响因素第26页
     ·植物释放N_2O的机理第26-27页
     ·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N_2O排放中的贡献第27页
     ·植物排放N_2O研究展望第27-28页
   ·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的排放过程及测定方法第28-30页
     ·区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过程第28-29页
     ·N_2O的测定方法第29-30页
   ·论文的工作意义及技术路线第30-33页
     ·研究意义及内容第30-31页
     ·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二章 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产生过程的因子控制试验第33-48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33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供试土样第33页
     ·乙炔和纯氧第33页
     ·器材与设备第33-34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34-36页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测定与计算第34页
     ·培养实验基本操作步骤第34-35页
     ·N_2O排放速率和转化率的测定第35页
     ·气体样品采集和浓度测定第35页
     ·土壤中速效氮含量的测定第35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5-36页
   ·因子控制试验步骤第36-37页
     ·温度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36页
     ·含水量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36页
     ·速效氮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36页
     ·外源磷氮比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36-37页
     ·外源有机质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6页
     ·温度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37-38页
     ·含水量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38-40页
     ·速效氮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N_2O排放的影响第40-43页
     ·外源磷氮比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N_2O排放的影响第43-44页
     ·外源有机质秸杆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N_2O排放的影响第44-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N_2O排放中的贡献第48-54页
   ·试验材料第48页
   ·试验地点第48页
   ·气相色谱试验方法第48页
     ·N_2O的采集第48页
     ·N_2O通量的测定第48页
   ·同位素比率测定试验方法第48-50页
     ·N_2O标准曲线的配制第48-49页
     ·置换气体的配制第49页
     ·土壤、植物样品的采集第49页
     ·气体置换第49页
     ·气体样品的采集第49页
     ·同位素比率质谱测定第49-50页
     ·同位素标准品的配制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3页
     ·田间栽培大豆植株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第50-51页
     ·大豆N_2O排放在土壤—植物系统N_2O排放中的贡献率(GC法)第51-52页
     ·大豆N_2O排放在土壤—植物系统N_2O排放中的贡献率(IRMS法)第52-53页
     ·大豆排放在土壤—植物系统排放中的贡献率的比较(GC和IRMS法)第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主要结论第54-55页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附录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介绍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镉和石油污染条件下土壤腐殖质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研究
下一篇:过磷酸钙影响氮肥氨挥发的动力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