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20页 |
1.紫花苜蓿应用价值及其分布 | 第10页 |
2.紫花苜蓿生产与科研现状 | 第10-11页 |
3.国内外有关苜蓿抗旱性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植物适应水分亏缺的方式 | 第11页 |
·植物抗旱性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植物的形态特征对水分亏缺的反应和适应性 | 第11-12页 |
·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对水分亏缺的反应和适应性 | 第12-15页 |
·植物抗旱生理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干旱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植物抗旱性鉴定方法 | 第16页 |
·抗旱指标的选择 | 第16-17页 |
·数量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4.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紫花苜蓿抗旱性评价及指标的筛选 | 第20-2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测定内容 | 第21页 |
·植株高度 | 第21页 |
·叶片长度 | 第21页 |
·叶片宽度 | 第21页 |
·地上生物量 | 第21页 |
·胁迫指数 | 第21页 |
·存活率 | 第21页 |
2.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供试紫花苜蓿种质抗旱性的直接评价 | 第22-23页 |
·以多个形态性状为抗旱指标的间接综合评价 | 第23-25页 |
·方差分析 | 第23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3-25页 |
·隶属函数分析 | 第25页 |
·紫花苜蓿种质抗旱性鉴定方法的判别分析及抗旱指标的筛选 | 第25页 |
4.小结与讨论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叶片水分代谢与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 第27-3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材料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试材培育 | 第27页 |
·试验处理 | 第27-28页 |
·测定内容 | 第2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水分胁迫对叶片水分饱和亏缺(WSD)的影响 | 第28-29页 |
·水分胁迫对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第29页 |
·水分胁迫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细胞膜透性和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32-3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2页 |
·材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测定内容 | 第32页 |
·叶片质膜透性的测定 | 第32页 |
·叶片丙二醛含量 | 第3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叶片伤害率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40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材料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测定内容 | 第3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35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35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35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3.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0-46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材料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测定内容 | 第40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第41-42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蒸腾速率(E)的影响 | 第42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 | 第42-43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第43-44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胞间CO_2浓度/大气CO_2浓度(Ci)与(Ca)比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3.讨论 | 第45-46页 |
第六章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46-5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6页 |
·材料 | 第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页 |
·测定内容 | 第46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内源激素ABA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内源激素IAA含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内源激素ZR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内源激素GA_2含量的影响 | 第49页 |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叶片ZR/ABA、ZR/IAA和ABA/(IAA+ZR+GA_3)的比值影响 | 第49-51页 |
3.讨论 | 第51-52页 |
第七章 综合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