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P2P数据管理系统中的事务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P2P数据管理系统的产生第10-11页
   ·P2P数据管理系统的参考体系结构第11-12页
   ·P2P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目标第12-15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5-16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6页
   ·文章章节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PDMS的事务模型第18-29页
   ·事务第18-20页
     ·事务的定义第18-19页
     ·可串行化第19页
     ·形式化描述第19-20页
   ·传统分布式事务模型第20-24页
     ·分布式事务的定义第20-21页
     ·分布式事务的生命期第21-22页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控制模型第22-24页
   ·PDMS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比较第24页
   ·PDMS的事务模型第24-28页
     ·PDMS的全局事务结构第24-26页
     ·PDMS事务的形式化描述第26-27页
     ·PDMS事务的执行控制模型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PDMS的事务提交机制研究第29-40页
   ·传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全局事务提交第29-34页
     ·全局事务提交协议第29-33页
     ·事务提交机制分析第33-34页
   ·PDMS事务的提交第34-38页
     ·PDMS中事务提交的原子性第34页
     ·PDMS事务的提交准则第34-35页
     ·PDMS的事务提交协议第35-38页
   ·事务提交协议的性能分析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PDMS的事务并发控制技术第40-58页
   ·传统的分布式并发控制方法第40-43页
     ·锁方法第40-41页
     ·乐观并发控制方法第41页
     ·时间戳排序方法第41-42页
     ·多版本方法第42页
     ·各并发控制方法的比较第42-43页
   ·PDMS中事务并发控制的正确性标准研究第43-51页
     ·两级全局调度的串行化理论第43-47页
     ·PDMS中事务的可串行化理论第47-51页
   ·PDMS的并发控制协议第51-57页
     ·分布式依赖图的可行性第51-52页
     ·依赖图的形成第52-53页
     ·全局事务信息第53页
     ·并发控制过程第53-55页
     ·算法描述第55-57页
   ·事务并发控制协议的特点第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PDMS的事务恢复技术第58-63页
   ·传统分布式事务的恢复第58-59页
     ·日志方式第58-59页
     ·阴影版本方式第59页
   ·PDMS的事务恢复第59-62页
     ·分布式网络固有的事务故障恢复第59-61页
     ·PDMS特有的事务故障恢复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总结第63-65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3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非平衡混合型数据的分类算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组态实时数据库索引机制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