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生态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杭州市半山田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居住小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14-21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环境 | 第14页 |
·景观 | 第14页 |
·生态学 | 第14-15页 |
·城市生态学 | 第15页 |
·景观生态设计 | 第15-16页 |
·居住区生态系统 | 第16-17页 |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 第17页 |
·城市生态居住区的相关概念及其类型 | 第17-21页 |
·生态住宅 | 第17-18页 |
·生态居住区 | 第18-20页 |
·生态居住区的类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居住区环境景观分析 | 第21-23页 |
·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程序颠倒 | 第21页 |
·绿化误区 | 第21-22页 |
·水景污染 | 第22页 |
·用材污染 | 第22页 |
·风格分析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生态型居住小区设计原则与方法探讨 | 第23-41页 |
·设计原则 | 第23-31页 |
·指导思想 | 第23-26页 |
·规划原则 | 第26-29页 |
·设计特点 | 第29-30页 |
·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设计方法 | 第31-40页 |
·植被生态设计 | 第31-34页 |
·水景的生态设计 | 第34-36页 |
·铺地的生态设计 | 第36-37页 |
·地面停车场的生态设计 | 第37-38页 |
·废弃物利用与处置 | 第38-39页 |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 第39-40页 |
·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与实施的评价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实例——以杭州市半山田园居住区 | 第41-62页 |
·基地概况 | 第41-43页 |
·地理位置 | 第41页 |
·地形地貌 | 第41页 |
·气候特征 | 第41页 |
·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基地适宜性分析研究 | 第43-44页 |
·对居住小区生态环境的优劣分析 | 第44-46页 |
·优势 | 第44-45页 |
·劣势 | 第45-46页 |
·对基地现有条件的合理利用 | 第46-47页 |
·半山田园总体规划设计 | 第47-52页 |
·整体构思及总平面规划设计 | 第47页 |
·方案创意和主题风格 | 第47页 |
·景观功能布局 | 第47-49页 |
·总体环境规划 | 第49-52页 |
·对居住小区生态环境的优化 | 第52-59页 |
·环保及生态规划 | 第52-53页 |
·绿化环境设计 | 第53-57页 |
·水体环境设计 | 第57-58页 |
·交通组织规划 | 第58页 |
·服务设施设计 | 第58-59页 |
·半山田园生态设计的效益 | 第59-60页 |
·生态效益 | 第59页 |
·社会效益 | 第59-60页 |
·生态型居住小区的生态评价 | 第60-62页 |
·评价目标 | 第60页 |
·评价途径 | 第60页 |
·评价特点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生态型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展望 | 第62-65页 |
·生态学知识教育的普及与实践 | 第62页 |
·现有资源及废弃物的利用因地制宜 | 第62-63页 |
·多学科融合创建宜居环境 | 第63页 |
·设计理念与城市文脉、景观生态之间的碰撞与结合 | 第63-64页 |
·再生资源的利用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第64-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详细摘要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