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镐形截齿截割过程的计算模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目前采煤机截割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采煤机截割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 ·国外采煤机截割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采煤机截割研究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煤岩的物理及力学性质 | 第16-30页 |
| ·煤岩的物理性质 | 第16-17页 |
| ·煤的力学性质 | 第17-27页 |
| ·煤岩的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 第17-19页 |
| ·煤岩体拉伸断裂机制 | 第19-21页 |
| ·煤岩的破坏准则 | 第21-26页 |
| ·煤体的力学特征参数 | 第26-27页 |
| ·煤层所处的力学环境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镐形截齿截割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30-41页 |
| ·镐形截齿的截割过程 | 第30-33页 |
| ·截齿的三向阻力和截割比能耗 | 第33-36页 |
| ·截齿的三向阻力 | 第33-35页 |
| ·截割的比能耗 | 第35-36页 |
| ·影响截割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36-40页 |
| ·截齿的几何形状 | 第36页 |
| ·截齿变钝 | 第36-37页 |
| ·截槽形状 | 第37-38页 |
| ·截割速度 | 第38页 |
| ·截割厚度 | 第38-39页 |
| ·安装角度 | 第39-40页 |
| ·截割时截齿作用在煤岩上的载荷性质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采煤机截割过程的模拟 | 第41-51页 |
| ·LS-DYNA简介 | 第41-45页 |
| ·LS-DYNA显式动力分析的特点 | 第42-43页 |
| ·LS-DYNA中的接触问题 | 第43-44页 |
| ·ANSYS/LS-DYNA程序求解步骤 | 第44-45页 |
| ·截割过程的模拟 | 第45-49页 |
| ·单元类型及材料模型的选择 | 第46-47页 |
| ·建立实体模型及划分网格 | 第47-48页 |
| ·定义接触、约束及加载 | 第48-49页 |
| ·模拟的求解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51-79页 |
| ·截割参数对截割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51-66页 |
| ·截割速度对截割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51-55页 |
| ·截割厚度对截割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55-59页 |
| ·安装角对截割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59-62页 |
| ·锥角对截割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62-66页 |
| ·截割过程中煤体的应力分析 | 第66-70页 |
| ·三向力的频域分析 | 第70-77页 |
| ·频域分析的数学基础 | 第70-72页 |
| ·频域分析在MATLAB中的实现 | 第72-73页 |
| ·三向力的频域分析 | 第73-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