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27页 |
·引言 | 第14页 |
·金属基陶瓷涂层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金属基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 | 第15-20页 |
·热喷涂技术 | 第15-16页 |
·气相沉积技术 | 第16-17页 |
·高温点热源扫描技术 | 第17页 |
·真空液相烧结技术 | 第17页 |
·复合镀层 | 第17-18页 |
·溶胶-凝胶技术 | 第18页 |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 | 第18-19页 |
·原位反应法 | 第19页 |
·胶粘技术 | 第19页 |
·电泳沉积技术 | 第19-20页 |
·搪瓷涂覆技术 | 第20页 |
·电泳沉积技术概述 | 第20-23页 |
·电泳沉积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电泳沉积各种功能陶瓷 | 第21-22页 |
·生物陶瓷 | 第21页 |
·耐磨﹑耐高温陶瓷 | 第21-22页 |
·超导陶瓷 | 第22页 |
·电泳沉积功能陶瓷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电流和电压 | 第22-23页 |
·分散介质 | 第23页 |
·电泳液的浓度 | 第23页 |
·电泳液的pH 值 | 第23页 |
·微晶搪瓷技术概述 | 第23-26页 |
·搪瓷的性能及特点 | 第23-24页 |
·微晶玻璃的特点 | 第24-25页 |
·微晶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课题的提出和目的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 电泳沉积氧化铝陶瓷涂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 | 第27-46页 |
·引言 | 第27-28页 |
·实验试剂、原料和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及基板的预处理 | 第29-30页 |
·2mol/L HCl 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2mol/L HNO_3 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质量分数为2.5%的NH_3·H_2O 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酸洗、碱洗液的配制 | 第30页 |
·基体的预处理 | 第30页 |
·氧化铝陶瓷涂层的制备 | 第30-32页 |
·实验流程 | 第30页 |
·AlOOH 溶胶的制备 | 第30-31页 |
·以乙醇作分散介质的AlOOH 溶胶的制备 | 第30-31页 |
·AlOOH 溶胶的检验 | 第31页 |
·AlOOH 溶胶的电泳沉积 | 第31-32页 |
·Al_2O_3 陶瓷涂层的烧结 | 第32页 |
·样品的性能表征 | 第32页 |
·X 射线衍射测试 | 第32页 |
·扫描电镜测试和能谱测试 | 第32页 |
·耐酸腐蚀性能测试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5页 |
·AlOOH 溶胶的电泳沉积 | 第32-33页 |
·电沉泳积参数分析 | 第33-36页 |
·涂层的晶相结构与元素成分分析 | 第36-38页 |
·涂层表面形貌分析 | 第38-39页 |
·涂层表面形貌结合能谱分析 | 第39-41页 |
·耐腐蚀性能分析 | 第41-45页 |
·分散介质对样品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溶胶浓度对样品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电泳沉积时间对样品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烧成制度对样品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搪瓷法制备耐磨、耐腐蚀陶瓷涂层及性能研究 | 第46-64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所用试剂、原料和仪器 | 第46-49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46页 |
·实验原料及化学组成 | 第46-48页 |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实验流程 | 第49-50页 |
·酸洗、碱洗液的配制和基体的预处理 | 第50页 |
·熔块釉的设计 | 第50页 |
·原料的称取和熔块的熔制 | 第50-51页 |
·熔块的球磨和浆料的喷涂 | 第51页 |
·烧成制度 | 第51-52页 |
·测试方法 | 第52-53页 |
·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52页 |
·抗机械冲击测试 | 第52页 |
·抗热震测试 | 第52-53页 |
·硬度测试 | 第53页 |
·耐磨性测试 | 第53页 |
·流动板测试 | 第53页 |
·陶瓷涂层配方的设计 | 第53-55页 |
·底釉的设计 | 第53-54页 |
·耐酸面釉的设计 | 第54-55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5-62页 |
·底釉流动板测试结果 | 第55-56页 |
·耐酸面釉熔制结果 | 第56-58页 |
·面釉最佳烧成制度的确定 | 第58-59页 |
·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59-61页 |
·硬度测试 | 第61-62页 |
·耐磨性能测试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氟金云母微晶涂层的制备及耐磨、耐腐蚀性能研究 | 第64-85页 |
·引言 | 第64页 |
·实验所用试剂、原料和仪器 | 第64-65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64页 |
·实验原料及化学组成 | 第64页 |
·实验仪器 | 第64-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实验流程 | 第65页 |
·酸洗、碱洗液的配制和基板的预处理 | 第65页 |
·熔块釉的设计 | 第65页 |
·原料的称取和熔块的熔制 | 第65-66页 |
·熔块的球磨和浆料的喷涂 | 第66页 |
·烧成制度 | 第66页 |
·测试方法 | 第66-67页 |
·耐腐蚀性能测试 | 第66页 |
·硬度测试 | 第66-67页 |
·耐磨性测试 | 第67页 |
·流动板测试 | 第67页 |
·X 射线衍射测试 | 第67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67页 |
·热分析测试 | 第67页 |
·金相显微镜观察 | 第67页 |
·微晶面釉配方的设计 | 第67-69页 |
·微晶面釉配方分析 | 第69-74页 |
·各配方的熔制及流动板实验分析 | 第69-73页 |
·MW-2 和MW-5 的热分析 | 第73-74页 |
·MW-5 微晶面釉最佳烧成制度的确定 | 第74-82页 |
·烧成制度对样品外观形貌的影响 | 第75页 |
·烧成制度对样品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75-77页 |
·烧成制度对样品硬度的影响 | 第77-78页 |
·烧成制度对样品耐磨性的影响 | 第78-79页 |
·烧成制度对样品表面析晶的影响 | 第79-82页 |
·最佳烧成制度总结 | 第82页 |
·MW-5 微晶面釉的结构分析 | 第82-84页 |
·XRD 测试分析 | 第82-83页 |
·SEM 测试分析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总结 | 第85-86页 |
今后研究工作设想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附录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