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14页 |
·本论文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IP over DVB系统中的地址解析协议 | 第15-22页 |
·地址解析协议 | 第15-19页 |
·ARP协议 | 第15-16页 |
·ND协议 | 第16-19页 |
·IP over DVB系统中的地址解析 | 第19-21页 |
·IP over DVB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IP over DVB中的地址解析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本课题的方案设计 | 第22-33页 |
·DVB-S链路结构 | 第22-23页 |
·无返回链路的单向链路 | 第22页 |
·具有返回链路的单向链路 | 第22-23页 |
·UDLR隧道机制 | 第23-26页 |
·接收方的隧道处理机制 | 第24-25页 |
·Feed的隧道处理机制 | 第25-26页 |
·GRE协议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方案设计 | 第27-32页 |
·DVB网关解析接收方NPA地址的设计方案 | 第27-28页 |
·接收方解析DVB网关NPA地址的设计方案 | 第28-30页 |
·接收方1解析接收方2的NPA地址的设计方案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本课题的方案实现 | 第33-44页 |
·DVB网关解析接收方NPA地址时DVB网关内各模块的实现 | 第33-38页 |
·构造模块 | 第33-34页 |
·截获模块 | 第34-36页 |
·封装模块 | 第36-38页 |
·发送模块 | 第38页 |
·DVB网关解析接收方NPA地址时接收方的实现 | 第38-40页 |
·解封装函数 | 第39页 |
·判断邻居请求消息 | 第39页 |
·构造邻居宣告消息 | 第39-40页 |
·接收方解析DVB网关NPA地址的实现 | 第40-41页 |
·接收方1解析接收方2的NPA地址的实现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实验 | 第44-50页 |
·实验拓扑图 | 第44-46页 |
·DVB网关简介 | 第44-45页 |
·接收器简介 | 第45-46页 |
·Linux RedHat9.0下配置IPv6 | 第46-47页 |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DVB网关构造的邻居请求被DVB网关内的截获模块截获并且封装 | 第47-48页 |
·接收方生成邻居应答 | 第48页 |
·接收方通过模拟的UDLR隧道向DVB网关发送数据包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