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5-25页 |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锗在锌冶炼中的行为 | 第15-16页 |
·闪锌矿氧压酸浸工艺的历史和现状 | 第16-24页 |
·浸出化学 | 第18-19页 |
·工业实践 | 第19-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富锗闪锌矿氧压酸浸的工艺研究 | 第25-51页 |
·前言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原料 | 第25-27页 |
·试验设备 | 第27-28页 |
·试验设备 | 第27-28页 |
·分析设备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8-29页 |
·试验步骤 | 第29-30页 |
·分析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8页 |
·正交试验 | 第31-39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2页 |
·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 | 第32-37页 |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 第37-39页 |
·单因素条件试验 | 第39-45页 |
·浸出温度对锌和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氧压对锌和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精矿粒度对锌和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搅拌速度对锌和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43页 |
·酸度对锌和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浸出时间对锌和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优化条件试验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富锗闪锌矿浸出的机理研究 | 第51-59页 |
·前言 | 第51-53页 |
·原电池(电化学)机理 | 第51-52页 |
·吸附络合机理 | 第52页 |
·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作为中间产物的机理 | 第52页 |
·氧化物和元素硫作为中间产物的机理 | 第52页 |
·硫化氢作为中间产物的机理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不添加可溶铁和添加可溶铁的浸出实验 | 第53-55页 |
·亚铁离子的氧化 | 第55-56页 |
·不同可溶铁添加量下的闪锌矿浸出实验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锌锗浸出差异性的研究 | 第59-65页 |
·前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锗水解 | 第60页 |
·与硅胶的共沉淀 | 第60页 |
·与铁共沉淀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锗水解 | 第61-62页 |
·与硅共沉淀 | 第62-63页 |
·与铁共沉淀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氧压酸浸中锗的浸出动力学研究 | 第65-117页 |
·前言 | 第65-73页 |
·前人对闪锌矿氧压酸浸动力学所做的研究 | 第65-66页 |
·无孔(致密)颗粒的非催化多相流-固反应模型 | 第66-71页 |
·反应速控步骤的测定 | 第71-73页 |
·温度 | 第71页 |
·颗粒粒径 | 第71页 |
·搅拌 | 第71-73页 |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含锗硫化锌的制备 | 第73-75页 |
·不添加木质素磺酸钠的试验 | 第75页 |
·添加木质素磺酸钠的试验 | 第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116页 |
·模型的导出 | 第75-77页 |
·实验结果的拟合(不添加木质素磺酸钠) | 第77-105页 |
·实验结果的拟合(添加木质素磺酸钠) | 第10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银(铁、锰)离子对富锗闪锌矿氧压酸浸的催化作用研究 | 第117-133页 |
·前言 | 第117-1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18-120页 |
·银的催化试验 | 第118页 |
·铁的催化试验 | 第118-119页 |
·锰的催化试验 | 第119-1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32页 |
·银的催化 | 第120-123页 |
·浸出时间对锗浸出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反应温度对锗浸出的影响 | 第121页 |
·酸度对锗浸出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氧压对锗浸出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搅拌速率对锗浸出的影响 | 第123页 |
·铁的催化 | 第123-127页 |
·浸出温度对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时间对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氧压对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搅拌速度对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126页 |
·初始酸度对锗浸出率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锰的催化 | 第127-131页 |
·锰离子对亚铁离子的氧化 | 第127-129页 |
·不同条件下锰离子对闪锌矿浸出的影响 | 第129-131页 |
·三者的产业化比较和对伴生锗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富锗闪锌矿氧压酸浸液的处理工艺研究 | 第133-145页 |
·前言 | 第133-134页 |
·利用氢氧化铁共沉淀锗 | 第133页 |
·丹宁沉锗过程中丹宁的行为 | 第133-134页 |
·实验部分 | 第134-136页 |
·共沉淀锗的试验 | 第134页 |
·丹宁沉锗的试验 | 第134-1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6-144页 |
·共沉淀锗试验 | 第136-140页 |
·锗初始浓度对锗共沉淀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铁/锗摩尔比对锗共沉淀的影响 | 第137页 |
·溶液终点pH对共锗沉淀的影响 | 第137-139页 |
·离子强度对锗共沉淀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中和温度对锗共沉淀的影响 | 第140页 |
·丹宁沉锗试验 | 第140-144页 |
·不同金属的结合能力 | 第140-142页 |
·丹宁和锗的络合能力 | 第142-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45-149页 |
·结论 | 第145-146页 |
·展望和建议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71页 |
致谢 | 第171-173页 |
附录A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73-175页 |
附录B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5-179页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79-181页 |
附录D 查新报告 | 第181页 |
科技查新报告 | 第181-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