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机械、仪表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1 导论第18-30页
   ·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第18-20页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20-21页
   ·研究内容和重点第21-22页
   ·论文创新之处第22-23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意义第23-30页
     ·电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第23-25页
     ·手机电池的概念、分类和特性第25-27页
     ·手机电池的产生和发展第27-28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重大意义第28-30页
2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0-54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30-39页
     ·循环经济的涵义及原则第30-34页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34-36页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36-37页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37-39页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论第39-43页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基本涵义第39-40页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40-41页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主要内容第41-42页
     ·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重要意义第42-43页
   ·环境生态学理论第43-47页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第43-44页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现状第44-45页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第45-46页
     ·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第46-47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7-5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第47-49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第49-51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原则第51-54页
3 国外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及实践第54-67页
   ·国外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状况第54-57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方法第54-56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经济激励政策第56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研究第56-57页
   ·国外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状况第57-62页
     ·欧盟第58-59页
     ·日本第59-60页
     ·美国第60页
     ·其他国家和地区第60-62页
   ·国外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模式第62-64页
     ·生产者责任延伸下的回收利用模式第62-63页
     ·政府、商家、民间三管齐下回收利用模式第63页
     ·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回收利用模式第63-64页
   ·对我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几点启示第64-67页
4 国内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及实践第67-82页
   ·国内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状况第67-68页
   ·国内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现状第68-75页
     ·手机电池生产及废弃状况第69-70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现状第70-71页
     ·废旧手机电池处理利用状况第71-73页
     ·我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特点第73-75页
   ·国内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模式第75-77页
     ·苏宁"绿卡"模式第75页
     ·"绿箱子"模式第75-76页
     ·"环境管理认证"模式第76-77页
   ·国内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第77-80页
     ·不规范的二手回收市场第77-78页
     ·被当作垃圾回收处理第78页
     ·简单的拆解作坊式回收第78-79页
     ·生产商和移动营运商的自发回收第79-80页
   ·国内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典型案例第80-82页
     ·诺基亚公司第80页
     ·摩托罗拉公司第80-82页
5 构建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第82-98页
   ·构建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重要意义第82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设置的原则第82-84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成第84-87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分析第87-98页
     ·关于综合评价第87-88页
     ·熵值法第88-90页
     ·层次分析法第90-94页
     ·德尔菲法第94-98页
6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第98-110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价值分析第98-100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价值和意义第98-99页
     ·废旧手机电池可回收的主要资源第99页
     ·典型实例第99-100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第100-102页
     ·废旧手机电池主要污染物质第100页
     ·废旧手机电池污染物释放进入环境的方式和特点第100-101页
     ·废旧手机电池对生态与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途径第101-102页
   ·废旧手机电池循环利用机制研究第102-110页
     ·构建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第103-106页
     ·手机电池的减量化模式第106-107页
     ·废旧手机电池的资源化模式第107-108页
     ·废旧手机电池的无害化模式第108-110页
7 加快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对策措施第110-128页
   ·当前我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第110-114页
     ·缺乏对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资源环境价值重要性的认识第110-111页
     ·缺乏较为完善通畅的回收渠道第111-112页
     ·激励和引导电子废弃物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健全第112页
     ·缺乏较强的回收处理再利用能力第112-113页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第113-114页
   ·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第114-115页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115-117页
   ·加快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对策措施及政策选择第117-128页
     ·加强完善促进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经济机制第117-119页
     ·积极推动建立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第119-120页
     ·加快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第120-121页
     ·搞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创新第121-123页
     ·建立健全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第123-125页
     ·进一步完善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管理体制机制第125-126页
     ·加强宣传教育第126-12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28-132页
   ·结论第128-129页
   ·创新点第129-130页
   ·局限性第130页
   ·今后研究方向第130-132页
附录第132-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8页
后记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