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9-26页 |
1 水稻条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第9-12页 |
·RS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 第9-11页 |
·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转录与表达调控 | 第11-12页 |
2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利用病毒来源的基因获得抗病毒转基因植株的策略 | 第13-14页 |
·转录后基因沉默与植物病毒抗性 | 第14-15页 |
3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化学交联法(chemical cross-linking) | 第16页 |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 | 第16-17页 |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approach) | 第17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two hybrid system) | 第17-18页 |
·融合蛋白亲和色谱法(protein fus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 第18页 |
4 立项依据及实验设计 | 第18-26页 |
·立项依据 | 第18-25页 |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6-30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6页 |
·实验试剂的购买 | 第26页 |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6-30页 |
2 克隆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第30页 |
·连接反应 | 第30页 |
·阳性克隆检测及质粒DNA的提取 | 第30页 |
·DNA序列测定 | 第30页 |
3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目的基因的尝试表达 | 第30-32页 |
·表达载体pET30a(+)和s1-6的酶切 | 第30-31页 |
·目的片段和克隆载体的连接及检测 | 第31页 |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31页 |
·目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1-32页 |
·SDS-PAGE电泳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32页 |
4 Western Blotting验证目的蛋白 | 第32-33页 |
·SDS-PAGE电泳检测 | 第32页 |
·Western Blotting准备 | 第32-33页 |
·Semi-dry Blotting | 第33页 |
·抗体反应及显色反应 | 第33页 |
5 蛋白质相互作用探索(Pull-Down) | 第33-36页 |
·准备诱饵蛋白 | 第33-34页 |
·固定诱饵蛋白 | 第34-35页 |
·准备猎物蛋白 | 第35页 |
·捕获猎物蛋白 | 第35页 |
·"诱饵-猎物"洗脱 | 第35页 |
·SDS一PAGE电泳检测 | 第35-36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1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第36-38页 |
·表达载体pET30a(+)的酶切鉴定 | 第36页 |
·克隆载体s1-6的酶切鉴定 | 第36-37页 |
·PCR验证目的基因 | 第37-38页 |
2 s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8-41页 |
·s1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38-39页 |
·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3 s1蛋白的原核表达验证 | 第41页 |
4 Pull-Down体外探索蛋白质相互作用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