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际相关研究及相关组播管理协议 | 第12-15页 |
·IGMP/MLD | 第12-13页 |
·HISM(Host Identity Specific Multicast) | 第13-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2 相关技术背景研究 | 第18-29页 |
·一体化网络框架概述 | 第18-21页 |
·一体化网络网通层概述 | 第18-20页 |
·一体化网络分离映射机制 | 第20-21页 |
·组播原理分析 | 第21-26页 |
·组播技术原理概述 | 第21-22页 |
·组播地址 | 第22-24页 |
·IPv4组播地址 | 第22-23页 |
·IPv6组播地址 | 第23-24页 |
·组播转发原理 | 第24-25页 |
·组播转发树 | 第24-25页 |
·组播转发 | 第25页 |
·现有组播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组播管理、安全研究概述 | 第26-28页 |
·组播管理研究概述 | 第26-28页 |
·组播源认证方法研究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一体化网络组播管理机制的设计 | 第29-47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设计 | 第29-31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框架设计 | 第29-30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服务映射分离机制 | 第30-31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服务管理机制 | 第31-45页 |
·宏观逻辑表格设计 | 第33-36页 |
·UNMC功能模块设计 | 第36-38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注册认证模块 | 第36页 |
·组成员管理模块 | 第36-37页 |
·组标识映射模块 | 第37页 |
·计费模块 | 第37-38页 |
·管理机制交互消息设计 | 第38-40页 |
·接入路由器ASR与UNMC之间的消息 | 第38-40页 |
·接入节点与ASR之间的消息 | 第40页 |
·响应消息 | 第40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节点注册、解注册过程 | 第40-42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服务查询过程 | 第42-44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服务组离开过程 | 第44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服务更新方法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一体化网络组播管理机制的实现与测试 | 第47-80页 |
·UNMC的实现 | 第47-59页 |
·接口处理模块 | 第47-49页 |
·功能描述 | 第47-48页 |
·实现 | 第48-49页 |
·认证模块 | 第49-50页 |
·功能描述 | 第49页 |
·实现 | 第49-50页 |
·存储表操作模块 | 第50-54页 |
·功能描述 | 第50-51页 |
·实现 | 第51-54页 |
·服务器模块 | 第54-55页 |
·功能描述 | 第54页 |
·实现 | 第54-55页 |
·消息处理模块 | 第55-59页 |
·功能描述 | 第55-56页 |
·实现 | 第56-59页 |
·接入路由器的实现 | 第59-60页 |
·一体化网络组播管理机制的测试 | 第60-80页 |
·测试环境 | 第60-61页 |
·组播映射表配置 | 第61-62页 |
·认证机制测试 | 第62-63页 |
·场景测试 | 第63-78页 |
·测试结果总结 | 第78-80页 |
5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