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 第8-9页 |
·中国的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 | 第9-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2-15页 |
·对石油安全战略的研究 | 第12-13页 |
·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研究 | 第18-27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来源 | 第18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 | 第18-22页 |
·战略出口政策 | 第18-20页 |
·战略进口政策 | 第20-21页 |
·以进口保护出口政策 | 第21-22页 |
·外部经济理论 | 第22页 |
·学术界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 | 第22-24页 |
·批评观点综述 | 第22-24页 |
·肯定观点理由 | 第24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实施条件及对中国石油产业的适用性 | 第24-26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条件 | 第24-25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石油产业的适用性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 | 第27-34页 |
·中国石油安全的定义 | 第27页 |
·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 第27-29页 |
·中国石油的可获得性存在风险 | 第28页 |
·中国的石油安全受世界油价波动的干扰显著 | 第28-29页 |
·中国的石油运输线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 第29页 |
·世界石油产业贸易的形势 | 第29-31页 |
·国家层面的贸易竞争 | 第29-30页 |
·产业层面的贸易竞争 | 第30页 |
·贸易合作 | 第30-31页 |
·中国的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 | 第31-33页 |
·战略性外贸政策 | 第31-32页 |
·战略性产业政策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对中国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34-43页 |
·模型方法介绍 | 第34-35页 |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定 | 第35-39页 |
·基本模型 | 第35-38页 |
·参数设定 | 第38-39页 |
·模型计算 | 第39-40页 |
·政策效果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对中国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的进一步研究和对策建议 | 第43-50页 |
·战略性贸易政策基本模型的扩展 | 第43-45页 |
·一般均衡效应和稀缺资源的争夺 | 第43-44页 |
·外部经济理论 | 第44-45页 |
·在一般均衡的视角下审视中国的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 | 第45-46页 |
·石油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相关性 | 第45页 |
·石油与经济发展的非对称性 | 第45-46页 |
·在外部经济的视角下审视中国的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 | 第46页 |
·正向外部性 | 第46页 |
·反向外部性 | 第46页 |
·对中国战略性石油贸易政策选择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 第47-48页 |
·选择贸易政策措施时避免产业局限性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