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缩略词表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实验研究 | 第13-2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饲养环境 | 第13页 |
·药品及试剂 | 第13-14页 |
·主要仪器 | 第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16页 |
·造模及分组 | 第14页 |
·给药方法 | 第14-15页 |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15页 |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第15页 |
·肾组织HE染色 | 第15-16页 |
·肾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染色 | 第16页 |
·图像分析 | 第16页 |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3. 结果分析 | 第16-21页 |
·一般情况的观察 | 第16-17页 |
·各组大鼠体重水平的变化 | 第17页 |
·各组大鼠血糖水平的变化 | 第17-18页 |
·对各组大鼠血清TG、TC水平的影响 | 第18-19页 |
·对各组大鼠SCr、BUN、Ccr水平的影响 | 第19页 |
·对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对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ED-1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 第20页 |
·对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TNF-α表达的影响 | 第20-21页 |
·肾小管间质组织学变化 | 第21页 |
·标本情况 | 第21页 |
·肾小管间质病理形态变化 | 第21页 |
4. 小结 | 第21-23页 |
讨论 | 第23-33页 |
1. 动物模型评价 | 第23页 |
2. 传统中医学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 第23-25页 |
·对糖尿病的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页 |
·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3-25页 |
·对糖尿病肾病病名的认识 | 第24页 |
·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4-25页 |
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25-27页 |
4. 实验药物的选择 | 第27-28页 |
·川芎嗪 | 第27页 |
·贝那普利 | 第27-28页 |
5. 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理探讨 | 第28-33页 |
·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能降低DM大鼠血糖、血脂水平 | 第28-29页 |
·联合贝那普利能能降低DN大鼠SCr、BUN水平,提高Ccr,减少DN大鼠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小管间质 | 第29页 |
·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能减少ED-1阳性的巨噬细胞在DM大鼠肾间质中的表达 | 第29-30页 |
·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能下调DM大鼠肾间质TNF-表达 | 第30-31页 |
·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能减轻DN大鼠肾小管间质病理形态改变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综述 | 第41-53页 |
附图 | 第53-56页 |
附件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