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我国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现状 | 第13-14页 |
·SSR 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本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第2章 遗传标记的发展简况 | 第17-21页 |
·形态标记 | 第17-18页 |
·生化标记 | 第18页 |
·细胞标记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分子标记技术 | 第21-41页 |
·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技术手段 | 第22-23页 |
·基于 DNA 杂交的分子标记 | 第22页 |
·基于PCR 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22页 |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 PCR 的 DNA 标记 | 第22-23页 |
·分子标记概念 | 第23-31页 |
·同工酶标记技术 | 第23-24页 |
·DNA 分子标记技术 | 第24-31页 |
·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31-39页 |
·遗传图谱的建立和基因定位 | 第31-33页 |
·杂种优势的预测 | 第33-34页 |
·制作DNA 指纹图谱 | 第34-35页 |
·标记辅助选择 | 第35页 |
·基因鉴定及诊断 | 第35-36页 |
·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及种群的亲缘关系 | 第36-37页 |
·基因组作图和基因定位研究 | 第37页 |
·基于图谱克隆基因 | 第37-38页 |
·物种亲缘关系和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 第38页 |
·用于疾病诊断和遗传病连锁分析 | 第38页 |
·标记技术在农业基础与应用研究中的应用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SSR 分子标记技术 | 第41-49页 |
·SSR 分子标记技术原理 | 第41-42页 |
·SSR 分子标记技术特征 | 第42-43页 |
·常规SSR 分子标记技术步骤 | 第43-44页 |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 第43页 |
·带有微卫星克隆的识别和筛选 | 第43页 |
·测序 | 第43-44页 |
·引物设计 | 第44页 |
·检测 | 第44页 |
·序列标签微卫星整合技术 | 第44-46页 |
·SSR 分子标记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第46-47页 |
·绘制品种、品系的指纹图谱 | 第47页 |
·辅助育种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49-55页 |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现状 | 第49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 第49-50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手段 | 第50-51页 |
·表型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50页 |
·生化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50-51页 |
·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51页 |
·中国小麦种质资源现状 | 第51-52页 |
·小麦地方品种 | 第52-53页 |
·小麦生态区域的划分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实验 | 第55-71页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试验步骤 | 第55-65页 |
·DNA 提取 | 第55-58页 |
·SSR 引物筛选 | 第58页 |
·PCR 反应体系 | 第58-63页 |
·反应程序 | 第63-64页 |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64-65页 |
·扩增产物的银染显色 | 第65页 |
·数据处理 | 第65-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SSR 标记的多态性 | 第69页 |
·各麦区间遗传多样性 | 第69页 |
·聚类分析 | 第69-70页 |
·讨论 | 第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