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目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32页 |
1.MyoD家族与肌细胞发生的调控 | 第15-19页 |
·肌细胞发生分化的基本过程 | 第15页 |
·MyoD家族及其分子结构 | 第15-17页 |
·MyoV家族与肌细胞发生的调控 | 第17-19页 |
2.Mdfic(MyoD family inhibitor domain containing)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I-mfa结构域及其相关蛋白 | 第20-22页 |
·I-mfa结构域蛋白的调控机制 | 第22-23页 |
3.Rhox基因簇简介 | 第23-27页 |
·同源异型框基因家族及其与肌细胞分化 | 第23-24页 |
·Rhox5基因的发现及命名 | 第24-25页 |
·Rhox5基因的表达产物 | 第25页 |
·Rhox5蛋白可能的功能 | 第25-27页 |
4.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化学交联法 | 第27页 |
·GST-pull down实验 | 第27页 |
·免疫共沉淀 | 第27-28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第28页 |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第28-29页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 第29页 |
5.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29-32页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29-32页 |
第二章 Rhox5蛋白与Mdfic蛋白相结合 | 第32-62页 |
1.前言 | 第32-33页 |
2.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3-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9页 |
3.实验方法 | 第39-49页 |
·重组质粒克隆方法 | 第39-40页 |
·pGBKT7-1-99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40-43页 |
·重组质粒pGBKT7-Mdfic和pGADT7-Mdfic的构建 | 第43-45页 |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pcDNA-Mdfic-Myc的构建 | 第45-48页 |
·双向酵母双杂交实验鉴定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 第48-49页 |
·GST-pull down实验 | 第49页 |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49页 |
·生物信息学方法 | 第49页 |
4 实验结果 | 第49-58页 |
·Rhox5蛋白与No.1-99在酵母细胞内可以相互作用 | 第49-51页 |
·Rhox5蛋白与No.1-99的物理性相互作用 | 第51-52页 |
·No.1-99为Mdfic蛋白的C末端 | 第52-54页 |
·Rhox5蛋白与Mdfic在酵母细胞内可以相互作用 | 第54-55页 |
·Rhox5蛋白与Mdfic的物理性相互作用 | 第55-56页 |
·Rhox5蛋白与Mdfic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 | 第56-58页 |
5 讨论 | 第58-60页 |
·新型转录因子Mdfic与Rhox5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 第58-59页 |
·Rhox5蛋白与Mdfic相互作用的思考 | 第59-60页 |
6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Mdfic的表达图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2-92页 |
1.前言 | 第62页 |
2.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62-63页 |
·主要仪器 | 第62-63页 |
·细胞株 | 第63页 |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3.实验方法 | 第63-68页 |
·NIH3T3细胞和C2C12细胞的培养及C2C12细胞的诱导 | 第63-64页 |
·小鼠部分组织、NIH3T3细胞、诱导前后的诱导前后的C2C12细胞的总RNA的抽提及cDNA的获取 | 第64页 |
·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dfic基因mRNA水平表达 | 第64-66页 |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dfic基因mRNA水平表达 | 第66-68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8页 |
4 实验结果 | 第68-84页 |
·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dfic基因mRNA水平表达 | 第68-70页 |
·小鼠各主要组织的相对定量PCR: | 第70-73页 |
·Mdfic基因的基因组结构、染色体定位分析及其通读框预测 | 第73-77页 |
·Mdfic蛋白性质分析 | 第77-78页 |
·Mdfic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多序列比对和功能预测 | 第78-80页 |
·Mdfic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80-81页 |
·Mdfic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分析 | 第81-83页 |
·Mdfic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第83-84页 |
5 讨论 | 第84-90页 |
·RT-PCR和定量PCR分析Mdfic mRNA的表达情况 | 第84-88页 |
·Mdfi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8-90页 |
6 小结 | 第90-92页 |
第四章 Rhox5与Mdfic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 | 第92-108页 |
1.前言 | 第92页 |
2.实验方法 | 第92-96页 |
·PCR扩增MdficA、Mdfic B和Mdfic C截短型片段 | 第92-93页 |
·酵母双杂交实验所需重组质粒的构建思路 | 第93-95页 |
·双向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95页 |
·GST-pull down实验 | 第95-96页 |
3.实验结果 | 第96-104页 |
·双向酵母双杂交实验检测与Rhox5蛋白结合的Mdfic的关键结构域 | 第96-100页 |
·双向酵母双杂交实验检测与Mdfic蛋白结合的Rhox5的关键结构域 | 第100-101页 |
·GST-pull down证实Rhox5蛋白与Mdfic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 | 第101-104页 |
4.讨论 | 第104-106页 |
·Mdfic蛋白的I-mfa结构域并非与Rhox5蛋白结合所必须 | 第104-105页 |
·Rhox5蛋白的同源异型域是其与Mdfic蛋白结合的关键结构 | 第105-106页 |
5.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论文小结与展望 | 第108-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附录 | 第118-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