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 | 第12-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智能化的研究 | 第14页 |
| ·机炉协调控制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第2章 协调控制系统单元机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 | 第16-24页 |
| ·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和指标要求 | 第17页 |
| ·单元机组动态特性分析 | 第17-21页 |
| ·炉内燃烧与传热过程 | 第19页 |
| ·管道传递过程 | 第19-20页 |
| ·汽轮机做功过程 | 第20-21页 |
| ·动态机组特性仿真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协调系统中汽轮机控制器的设计 | 第24-33页 |
| ·系统描述 | 第24-25页 |
| ·系统分类 | 第24页 |
| ·系统的原理 | 第24-25页 |
| ·智能控制策略 | 第25-26页 |
| ·神经网络控制原理和设计方法 | 第26-27页 |
| ·神经网络基本特征 | 第26页 |
| ·神经网络在控制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 ·汽轮机智能PID控制器设计 | 第27-32页 |
| ·常规PID算法 | 第27-28页 |
| ·智能PID控制器中ACN和ALN的训练算法 | 第28-29页 |
| ·智能PID和常规PID在方波跟踪进行仿真比较 | 第29-30页 |
| ·智能PID和常规PID在电厂热工串级调节系统的仿真比较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锅炉侧模糊预估器设计 | 第33-44页 |
| ·燃煤锅炉的特点及密斯预估的应用 | 第33-34页 |
| ·Smith预估控制器的鲁棒性分析 | 第34-36页 |
| ·模糊控制理论基础 | 第36-38页 |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 第37-38页 |
| ·锅炉侧模糊预估器设计 | 第38-40页 |
| ·对锅炉模糊预估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5章 多变量解耦控制器的设计 | 第44-53页 |
| ·多变量解耦设计 | 第44-48页 |
| ·PID多变量解耦控制器设计 | 第44-46页 |
| ·神经网络PID多变量解耦控制器设计 | 第46-48页 |
| ·基于多变量解耦的协调控制系统鲁棒性分析 | 第48-49页 |
|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仿真比较 | 第49-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