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整治中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土地综合整治是我国土地整治发展的新阶段 | 第9页 |
·空间格局优化是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客观要求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国外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外土地整治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内土地整治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土地整治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评述 | 第15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技术方法 | 第19-29页 |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 | 第19页 |
·城增村减的概念 | 第19-20页 |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的内涵 | 第20页 |
·“反规划”的概念 | 第20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系统理论 | 第21页 |
·区位理论 | 第21-22页 |
·景观格局理论 | 第22-23页 |
·“反规划”理论 | 第23页 |
·多目标协调理论 | 第23页 |
·技术方法 | 第23-29页 |
·空间分析基本方法 | 第23-25页 |
·空间分析建模方法 | 第25-27页 |
·土地用途分区方法的选取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模型研究 | 第29-5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9-32页 |
·自然概况 | 第29-31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1-32页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模块 | 第32-41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2-34页 |
·数量结构分析模型 | 第34-37页 |
·空间结构分析模型 | 第37-39页 |
·时空动态分析模型 | 第39-41页 |
·土地利用问题诊断模块 | 第41-48页 |
·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地质灾害影响 | 第45-46页 |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土地利用问题综述 | 第47-48页 |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块 | 第48-53页 |
·分区研究 | 第48-51页 |
·定量分区 | 第51页 |
·分区修正结果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土地综合整治中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第53-65页 |
·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 第53-54页 |
·土地综合整治总目标 | 第53页 |
·土地综合整治的子目标 | 第53-54页 |
·土地综合整治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6页 |
·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54-55页 |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55页 |
·耕地的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第56-58页 |
·空间格局优化的原则 | 第56页 |
·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 | 第56页 |
·空间格局优化的方向(次序) | 第56-58页 |
·土地综合整治中空间格局优化模型 | 第58-65页 |
·划分整治单元 | 第58-59页 |
·建立优化模型 | 第59-62页 |
·空间格局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第62-6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不足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