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 1.概述 | 第10-22页 |
| ·LFY基因简介 | 第10-11页 |
| ·LFY在各开花促进途径中的作用 | 第11-19页 |
| ·成花诱导概述 | 第11页 |
| ·光周期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对LFY的调控 | 第11-13页 |
| ·春化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对LFY的调控 | 第13-14页 |
| ·自主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对LFY的调控 | 第14-16页 |
| ·赤霉素途径的作用机理及对LFY的调控 | 第16-17页 |
| ·LFY与下游基因间的调控关系 | 第17-19页 |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19-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 2.材料与方法 | 第22-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 ·供试拟南芥植株及菌株 | 第22页 |
| ·供试培养基及溶液 | 第22-23页 |
| ·供试试剂 | 第23页 |
|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40页 |
| ·常用技术 | 第24-25页 |
| ·拟南芥的种植 | 第25-26页 |
| ·拟南芥的杂交及筛选 | 第26-27页 |
| ·不同突变体背景下外源LFY mRNA的表达水平 | 第27-28页 |
| ·pDONR201-LFY载体构建 | 第28-29页 |
| ·LFY与3×HA融合 | 第29-32页 |
| ·LFY与HA融合 | 第32-34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 第34-35页 |
| ·转基因及筛选 | 第35-36页 |
| ·转基因植株与ft10、fd3、soc1-2杂交 | 第36页 |
| ·体外表达载体PH9GW-LFY的构建 | 第36-38页 |
| ·体外诱导LFY蛋白表达及纯化 | 第38页 |
| ·Western blot检测LFY纯化蛋白 | 第38-40页 |
| 3.结果与分析 | 第40-56页 |
| ·FT、FD、SOC1突变对35S::LFY表型及mRNA的影响 | 第40-42页 |
| ·pDONR201-LFY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 ·LFY与3×HA片段的融合 | 第43-46页 |
| ·LFY与HA片段的融合 | 第46-49页 |
| ·转基因及筛选 | 第49-52页 |
| ·转基因植株与突变体杂交及筛选 | 第52页 |
| ·PH9GW-LFY体外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5页 |
| ·LFY蛋白的体外诱导及检测 | 第55-56页 |
| 4.讨论 | 第56-61页 |
| ·FT、FD、SOC1对LFY的调控 | 第56-57页 |
| ·LFY序列中不同部位对其功能的影响 | 第57-61页 |
| 5.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