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流质条款概述 | 第11-13页 |
(一) 流质条款界定 | 第11-12页 |
(二) 流质条款与其他担保条款的区别 | 第12-13页 |
1. 流质条款只适用于质押和抵押担保合同 | 第12页 |
2. 流质条款直接约定担保物所有权的归属 | 第12页 |
3. 签订流质条款的时间必须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前 | 第12-13页 |
(三) 流质条款的功能 | 第13页 |
二、罗马法以来世界各国对流质条款的规定 | 第13-22页 |
(一) 罗马法及日耳曼法对流质条款的规定 | 第13-16页 |
1. 罗马法对流质条款的规定 | 第13-15页 |
2. 日耳曼法对流质条款的规定 | 第15-16页 |
(二) 两大法系国家对流质条款的规定 | 第16-22页 |
1. 大陆法系国家对流质条款的规定 | 第16-21页 |
2. 英美法系国家对流质条款的规定 | 第21-22页 |
三、我国流质条款的现状 | 第22-33页 |
(一) 我国流质条款的演进 | 第22-25页 |
1. 担保法前允许主义 | 第22-24页 |
2. 现行法之禁止主义 | 第24-25页 |
(二) 流质条款禁止的原因 | 第25-28页 |
1. 保护担保人的利益 | 第25-26页 |
2. 保护担保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 第26-27页 |
3. 维护担保物权的交换价值功能 | 第27页 |
4.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第27-28页 |
(三) 对流质条款禁止原因的批判 | 第28-33页 |
1. 订立流质条款后担保人利益不一定受到侵害 | 第28-31页 |
2. 利用流质条款保护担保人的其他债权人的利益难成立 | 第31页 |
3. 流质条款并不违背担保物的交换价值 | 第31-32页 |
4. 禁止流质条款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 | 第32-33页 |
四、承认流质条款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40页 |
(一) 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 第33-34页 |
(二) 加强对债权人及债务人利益的保护 | 第34-37页 |
1. 增加债权人债权实现的途径 | 第34-36页 |
2. 为债务人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 第36-37页 |
(三) 符合我国法律传统和司法实践 | 第37-38页 |
(四) 符合担保物权发展的趋势 | 第38-40页 |
五、我国流质条款制度的重构 | 第40-45页 |
(一) 我国现行规定之不足 | 第40-41页 |
(二) 流质条款制度重构 | 第41-45页 |
1. 采放任主义立法 | 第41-42页 |
2. 具体制度的设计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