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综述 | 第9-33页 |
一、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机理分析 | 第10-14页 |
(一) 传统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机理的认识 | 第10-11页 |
(二)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机理的认识 | 第11-14页 |
二、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法治疗 | 第14-29页 |
(一) 腰椎滑脱的分型及分度 | 第15-16页 |
(二) 治疗方法的选择 | 第16-18页 |
(三)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原则 | 第18页 |
(四)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机制 | 第18页 |
(五) 体位的选择 | 第18-19页 |
(六) 松解放松类手法 | 第19-20页 |
(七) 整复类手法 | 第20-27页 |
(八) 整理手法 | 第27页 |
(九) 辅助手段 | 第27-28页 |
(十) 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 第28-29页 |
三、功能锻炼 | 第29-31页 |
四、小结 | 第31-33页 |
临床研究 | 第33-43页 |
一、病例选择 | 第33-35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33-34页 |
(二) 入选标准 | 第34-35页 |
二、研究方案 | 第35-39页 |
(一) 分组方法 | 第35-36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36-37页 |
(三) 观察指标 | 第37-38页 |
(四) 疗效评价 | 第38-39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39-40页 |
四、讨论 | 第40-43页 |
(一) 病程的长短与治疗效果 | 第40-41页 |
(二) 滑脱的椎体位置的回复与疗效 | 第41-42页 |
(三) 手法治疗的规范化以及研究趋势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