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7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复合材料界面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 | 第16页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界面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表征方法 | 第18-19页 |
·炭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炭纤维表面形态 | 第19-20页 |
·炭纤维表面改性方法 | 第20-22页 |
·炭纤维表面处理的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分子自组装技术 | 第23-26页 |
·Au(111)表面SAMs 的制备 | 第23-24页 |
·自组装膜的应用 | 第24-25页 |
·自组装膜的表征 | 第25-26页 |
·分子模拟研究进展 | 第26-35页 |
·分子模拟技术 | 第27-29页 |
·Au(111)表面自组装膜分子模拟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分子模拟技术在复合材料界面方面的应用 | 第31-35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分子模拟及实验方法 | 第37-66页 |
·分子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37-47页 |
·量子力学方法 | 第37-42页 |
·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42-47页 |
·Au(111)表面SAMs 的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 | 第47-53页 |
·Au(111)表面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Au(111)表面吸附硫醇分子的DFT 方法 | 第49-51页 |
·Au(111)表面自组装硫醇分子的MD 方法 | 第51-53页 |
·SAMs/Au(111)与EP 界面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第53-55页 |
·环氧树脂层的建立 | 第53-54页 |
·界面模型的建立 | 第54页 |
·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CF/PAA 界面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第55-58页 |
·CF 表面自组装偶联剂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第55-56页 |
·PAA 树脂层模型的建立 | 第56-57页 |
·CF/PAA 界面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6页 |
·主要原料及设备 | 第58-59页 |
·CF 表面化学镀金工艺 | 第59-60页 |
·镀金CF 表面分子自组装 | 第60-61页 |
·自组装改性CF/EP 单丝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1页 |
·CF/EP 单丝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测试 | 第61-63页 |
·CF 表面的硅烷化处理 | 第63页 |
·CF/PAA 单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63-65页 |
·单向CF/PAA 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第65页 |
·CF/PAA 单丝复合材料的IFSS 测试方法 | 第65页 |
·单向CF/PAA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 第65-66页 |
第3章 SAMs 在Au(111)表面吸附结构的模拟研究 | 第66-85页 |
·Au(111)表面吸附硫醇分子的DFT 研究 | 第66-71页 |
·吸附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66-67页 |
·电子结构分析 | 第67-71页 |
·晶胞尺寸的影响 | 第71-73页 |
·Au(111) 表面自组装S(CH_2)_nOH 结构的MD 研究 | 第73-76页 |
·Au(111) 表面自组装S(CH_2)_nNH_2 结构的MD 研究 | 第76-79页 |
·Au(111) 表面自组装S(CH_2)_nCOOH 结构的MD 研究 | 第79-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SAMs 对CF/EP 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影响 | 第85-101页 |
·S(CH_2)nOH 对界面结构及性能影响的MD 研究 | 第85-89页 |
·链长对界面能的影响 | 第85-88页 |
·S(CH_2)_nOH 结构参数的变化 | 第88-89页 |
·S(CH_2)_nNH_2 对界面结构及性能影响的MD 研究 | 第89-93页 |
·链长对界面能的影响 | 第89-92页 |
·S(CH_2)_nNH_2 结构参数的变化 | 第92-93页 |
·S(CH_2)_nCOOH 对界面结构及性能影响的MD 研究 | 第93-96页 |
·链长对界面能的影响 | 第93-95页 |
·S(CH_2)_nCOOH 结构参数的变化 | 第95-96页 |
·不同末端官能团对界面性能的影响 | 第96-97页 |
·实验验证 | 第97-99页 |
·纤维镀层结合力测试 | 第97页 |
·界面剪切强度测试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5章 偶联剂链长对CF/PAA 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影响 | 第101-118页 |
·CF 表面自组装偶联剂结构的MD 研究 | 第101-105页 |
·CF/PAA 界面结构的MD 模拟结果 | 第105-111页 |
·链长对界面作用能的影响 | 第105页 |
·缠结作用对界面能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链长对缠结作用的影响 | 第107-111页 |
·实验验证 | 第111-116页 |
·自组装偶联剂后CF 表面元素分析 | 第111-113页 |
·不同链长偶联剂对CF 与PAA 树脂浸润性的影响 | 第113页 |
·链长对CF/PAA 复合材料ILSS 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链长对CF/PAA 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断口形貌的影响 | 第114页 |
·链长对CF/PAA 复合材料IFSS 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结论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34-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个人简历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