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Lamb 波无损检测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Lamb 波无损检测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 ·国内Lamb 波无损检测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Lamb 波无损检测相关领域的研究 | 第13-16页 |
| ·Lamb 波频散曲线计算与绘制 | 第13-14页 |
| ·Lamb 波模式的识别 | 第14-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Lamb 波检测方法及特征曲线 | 第17-31页 |
| ·Lamb 波的概念 | 第17-19页 |
| ·Lamb 波的激发与接收 | 第18-19页 |
| ·Lamb 波的辨别 | 第19页 |
| ·Lamb 波方程及相速度图 | 第19-25页 |
| ·Lamb 波特征方程 | 第19-21页 |
| ·特征方程的求解及绘图 | 第21-25页 |
| ·激励角的确定 | 第25-27页 |
| ·激励角的理论计算 | 第25页 |
| ·实测的激励角 | 第25-27页 |
| ·检测模式的确定 | 第27-30页 |
| ·2.5MHz 探头各模式 | 第27-29页 |
| ·5MHz 探头各模式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实验装置及试件制备 | 第31-37页 |
| ·实验设备 | 第31-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 ·检测探头 | 第31-32页 |
| ·检测试件的设计及制备 | 第32-35页 |
| ·参考试件的设计 | 第32-33页 |
| ·实际焊接试件的设计 | 第33-34页 |
| ·实际试件的焊接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试件的超声 Lamb 波检测 | 第37-51页 |
| ·检测模式的选取 | 第37-39页 |
| ·模拟缺陷的检测 | 第39-43页 |
| ·孔类缺陷的 Lamb 波检测 | 第39-41页 |
| ·槽类缺陷的 Lamb 波检测 | 第41-43页 |
| ·两种缺陷检测结果的对比 | 第43页 |
| ·实际焊接缺陷的检测 | 第43-50页 |
| ·2.5MHz 探头的检测 | 第44-48页 |
| ·5MHz 探头的检测 | 第48-49页 |
| ·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水浸超声 Lamb 波检测 | 第51-65页 |
| ·水浸 Lamb 波激励角选取与模式确定 | 第51-53页 |
| ·水浸 Lamb 波激励角的选取 | 第51-52页 |
| ·水浸 Lamb 波模式确定 | 第52-53页 |
| ·模拟缺陷的检测 | 第53-56页 |
| ·孔类缺陷的检测 | 第54-55页 |
| ·槽类缺陷的检测 | 第55-56页 |
| ·实际焊接试件的检测 | 第56-60页 |
| ·线聚焦探头对实际试件的检测 | 第56-58页 |
| ·点聚焦探头对实际试件的检测 | 第58-59页 |
| ·水浸Lamb 波检测工艺的优化 | 第59-60页 |
| ·水浸自动扫查 | 第60-63页 |
| ·手动 Lamb 波检测和水浸 Lamb 波检测的对比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