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离心压缩机叶轮动力分析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的来源及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 CAD/CAE技术的理论与应用 | 第13-22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CAE的概念及分析过程 | 第13-14页 |
| ·CAE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4-17页 |
| ·CAE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 | 第17-18页 |
| ·相关CAD/CAE软件简介 | 第18-21页 |
| ·SolidWorks | 第18-19页 |
| ·FLUENT | 第19-20页 |
| ·ANSYS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3 结构的疲劳破坏理论 | 第22-34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结构疲劳破坏理论 | 第22-24页 |
| ·结构疲劳设计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 ·基于IIW设计标准的疲劳破坏分析 | 第26-32页 |
| ·基于IIW设计标准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第26-27页 |
| ·IIW标准的限制 | 第27页 |
| ·概念与术语 | 第27-28页 |
| ·疲劳抗力和S-N曲线 | 第28页 |
| ·疲劳寿命评估 | 第28-29页 |
| ·叶轮的截止极限 | 第29-30页 |
| ·结构热点应力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 ·获得应力范围谱 | 第32页 |
| ·叶轮疲劳分析步骤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4 叶轮的几何模型与计算模型 | 第34-45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叶轮基于SOLIDWORKS的参数化建模 | 第34-37页 |
| ·自适应网格剖分技术 | 第37-40页 |
| ·网格划分方式对结构应力的影响 | 第40-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5 叶轮结构动力响应与疲劳破坏分析 | 第45-66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压气机中常见的流体激振形式 | 第45-49页 |
| ·旋转失速和喘振 | 第45-48页 |
| ·尾流激振 | 第48-49页 |
| ·旋转失速的数值模拟 | 第49-60页 |
| ·旋转失速的气动计算 | 第49-52页 |
| ·旋转失速的结构计算 | 第52-60页 |
| ·尾流激振的数值模拟 | 第60-65页 |
| ·尾流激振的气动计算 | 第60-62页 |
| ·尾流激振的结构计算 | 第62-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6 叶轮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 第66-79页 |
| ·引言 | 第66页 |
| ·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 第66-71页 |
| ·三维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66页 |
| ·有限元法求解步骤 | 第66-68页 |
| ·Newmark法求解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68-69页 |
| ·大型特征值问题的解法 | 第69-71页 |
| ·循环对称结构的振动特性 | 第71-72页 |
| ·叶轮破坏性共振发生条件 | 第72-75页 |
| ·叶轮模态分析 | 第72-73页 |
| ·破坏性共振发生的条件 | 第73-74页 |
| ·条件的验证 | 第74-75页 |
| ·面向设计的叶轮动力特性分析方法 | 第75-76页 |
| ·APDL二次开发 | 第76-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工作总结 | 第79页 |
| ·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