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第一章 STAT3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 第12-19页 |
1 JAK-STAT途径 | 第12-13页 |
2 STAT蛋白 | 第13-15页 |
3 STATs信号转导通路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4 STAT3 | 第16-19页 |
第二章 RNAi的回顾与展望 | 第19-29页 |
1 RNAi的发现 | 第20页 |
2 RNAi的作用机制 | 第20-22页 |
3 双链RNA 的构建 | 第22-23页 |
4 siRNA的设计 | 第23-24页 |
5 siRNA的获得 | 第24-26页 |
6 RNAi 的应用 | 第26-29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29-88页 |
第一章 STAT3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制备 | 第29-64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1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2 主要材料及试剂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30-48页 |
1 引物设计 | 第30-36页 |
2 引物合成 | 第36-39页 |
3 PCR法获得带有STAT3短发夹环(short hairpin, sh)的HU6启动子 | 第39-40页 |
4 HU6 shSTAT3与T载体连接 | 第40-42页 |
5 携带HU6sh STAT3的重组腺病毒的包装 | 第42-48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48-63页 |
1 PCR法获得带有STAT3短发夹环(short hairpin, sh)的HU6启动子 | 第48-50页 |
2 测序结果 | 第50-57页 |
3 重组腺病毒rAdUshSTAT3的包装 | 第57-6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二章 STAT3重组腺病毒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体外实验 | 第64-88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64-66页 |
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64-66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66-72页 |
1 rAdUshSTAT3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C6)细胞 | 第66-67页 |
2 转导rAdUshSTAT3的C6细胞STAT3 mRNA水平的检测 | 第67-68页 |
3 转导后细胞中STAT3蛋白水平的检测 | 第68-70页 |
4 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 | 第70-71页 |
5 吖啶橙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71页 |
6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情况 | 第71-72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72-86页 |
1 rAdUshSTAT3的转导效率 | 第72-73页 |
2 RT-PCR在mRNA水平检测转导后细胞中STAT3mRNA的变化 | 第73-76页 |
3 Western-blot在蛋白质水平检测转导后细胞中STAT3变化 | 第76-78页 |
4 MTT法检测转导后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 | 第78-80页 |
5 吖啶橙染色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80-83页 |
6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后细胞PCNA蛋白表达 | 第83-8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86-88页 |
1 利用MTT法检测C6细胞增殖情况 | 第86页 |
2 利用RT-PCR在mRNA水平检测转导后细胞中STAT3mRNA的变化 | 第86页 |
3 利用Western-blot在蛋白质水平检测转导后细胞中STAT3变化 | 第86-87页 |
4 吖啶橙染色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形态的变化 | 第87页 |
5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后细胞PCNA表达 | 第87-88页 |
第三篇 讨论 | 第88-92页 |
第四篇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中文摘要 | 第103-106页 |
Abstract | 第106-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