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情鬼戏文本研究 | 第11-26页 |
第一节 《牡丹亭》与《坠钗记》 | 第11-14页 |
第二节 《红梅记》与《焚香记》 | 第14-16页 |
第三节 《西园记》与《画中人》 | 第16-18页 |
第四节 《娇红记》、《风流院》、《鹦鹉洲》 | 第18-21页 |
第五节 《灵犀佩》、《梦花酣》、《洒雪堂》、《西楼记》 | 第21-26页 |
第二章 情鬼形象分类研究 | 第26-36页 |
第一节 贵府千金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官商侍妾 | 第28-31页 |
第三节 青楼歌妓 | 第31-32页 |
第四节 闺中养女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情鬼戏的悲剧意蕴 | 第36-50页 |
第一节 剧情的悲剧冲突 | 第37-42页 |
1. 还魂再世 | 第37-40页 |
2. 魂入仙界 | 第40-41页 |
3. 永久弃世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曲辞的悲情色彩 | 第42-50页 |
1. 离情之悲 | 第42-44页 |
2. 思情之悲 | 第44-45页 |
3. 怨情之悲 | 第45-50页 |
第四章 情鬼戏成因分析 | 第50-58页 |
第一节 晚明时期的社会背景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心学思潮的广泛影响 | 第52-55页 |
第三节 文人“传奇”的创作心理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一 晚明传奇之情鬼戏剧目列表 | 第63-67页 |
附录二 本文所述情鬼戏人物列表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中文摘要 | 第70-72页 |
Abstract | 第72-75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