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东义河益地水电站参数优选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基本资料 | 第16-34页 |
·流域概况 | 第16-17页 |
·水文气象条件 | 第17页 |
·径流特性 | 第17-24页 |
·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纪变化 | 第18页 |
·坝址径流 | 第18-19页 |
·水库水面蒸发量 | 第19页 |
·设计代表年选择及年内分配 | 第19-24页 |
·暴雨洪水特性 | 第24-27页 |
·历史洪水 | 第24-25页 |
·设计洪水 | 第25-26页 |
·分期洪水 | 第26-27页 |
·泥沙特征 | 第27页 |
·区域地质条件 | 第27-29页 |
·地形地貌 | 第27-28页 |
·地层岩性 | 第28-29页 |
·水库工程地质条件 | 第29页 |
·枢纽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9-34页 |
·地形地貌 | 第30页 |
·地层岩性 | 第30-31页 |
·地质构造 | 第31-32页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32页 |
·不良地质体 | 第32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2-34页 |
3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决策的水电站参数优选 | 第34-39页 |
·模糊层次综合决策的基本原理 | 第34-36页 |
·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的基本原理 | 第34页 |
·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的数学模型 | 第34-35页 |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决策的步骤 | 第35-36页 |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 | 第36-39页 |
·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集 | 第36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6-37页 |
·计算重要性排序 | 第37-38页 |
·检验 | 第38-39页 |
4 益地水电站参数优选研究 | 第39-52页 |
·正常蓄水位选择 | 第39-43页 |
·正常蓄水位方案拟定的原则 | 第39页 |
·正常蓄水位方案拟定 | 第39-41页 |
·模糊层次综合决策计算 | 第41-42页 |
·方案经济比较 | 第42-43页 |
·正常蓄水位综合分析及选择 | 第43页 |
·死水位选择 | 第43-45页 |
·日调节库容要求分析 | 第44页 |
·泥沙淤积和水工布置要求 | 第44页 |
·水能经济指标分析 | 第44-45页 |
·装机容量选择 | 第45-52页 |
·装机容量方案拟定 | 第45-47页 |
·模糊层次综合决策计算 | 第47-48页 |
·方案经济比较 | 第48-49页 |
·装机容量初步选择意见 | 第49-52页 |
5 经济评价 | 第52-61页 |
·评价依据及方法 | 第52-55页 |
·评价依据 | 第52页 |
·评价方法 | 第52-55页 |
·国民经济评价 | 第55-56页 |
·项目投资与费用 | 第55页 |
·项目效益 | 第55-56页 |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第56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56页 |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 第56页 |
·财务评价 | 第56-60页 |
·基本数据 | 第56-57页 |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 第57页 |
·发电成本费用计算 | 第57-58页 |
·发电效益计算 | 第58页 |
·清偿能力分析 | 第58页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58-59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59页 |
·财务评价结论 | 第59-60页 |
·综合评价 | 第60-61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建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