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FT的电网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谐波的危害和来源 | 第9-10页 |
| ·谐波检测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 第10-13页 |
| ·谐波测量理论 | 第11-12页 |
| ·谐波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 2 谐波检测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 ·谐波的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 ·谐波的定义 | 第14-15页 |
| ·谐波函数表达 | 第15页 |
| ·谐波的指标 | 第15-16页 |
| ·傅里叶变换理论 | 第16-18页 |
| ·连续傅里叶变换(FT) | 第16-17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第17-18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 | 第18-21页 |
| ·FFT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18-19页 |
| ·时间抽取基2-FFT 算法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FFT 在谐波检测中的应用 | 第22-38页 |
| ·信号分解为傅立叶级数 | 第22-24页 |
| ·信号采样和频谱分析 | 第24-28页 |
| ·采样定理及FFT 信号采样的条件 | 第24-25页 |
| ·周期信号采样 | 第25-26页 |
| ·利用FFT 算法进行频谱分析 | 第26-27页 |
| ·频谱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7-28页 |
| ·频谱混叠失真及其研究 | 第28-29页 |
| ·频谱混叠失真 | 第28页 |
| ·抗频谱混叠失真的研究 | 第28-29页 |
| ·栅栏效应及其研究 | 第29-32页 |
| ·栅栏效应问题 | 第29-30页 |
| ·减少栅栏效应的研究 | 第30-32页 |
| ·频谱泄漏及抑制方法的研究 | 第32-37页 |
| ·频谱泄漏 | 第32-33页 |
| ·减少频谱泄漏的方法 | 第33页 |
| ·窗函数及其算法 | 第33-34页 |
| ·窗函数的选择标准 | 第34页 |
| ·常用的几种窗函数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最佳同步采样的实现 | 第38-49页 |
| ·交流采样理论 | 第38-40页 |
| ·同步采样法 | 第38-39页 |
| ·准同步采样法 | 第39页 |
| ·非正周期采样 | 第39-40页 |
| ·非同步采样法 | 第40页 |
| ·采样方法总结 | 第40页 |
| ·一种改进的同步采样法 | 第40-48页 |
| ·软件同步法 | 第41页 |
| ·等角度采样原则 | 第41-42页 |
| ·采样基波频率的算法 | 第42-44页 |
| ·采样基波频率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改进采样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谐波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9-61页 |
| ·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49-50页 |
|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第50-56页 |
|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 第50页 |
| ·信号预处理电路的设计 | 第50-51页 |
| ·A/D 芯片选型及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 ·DSP 芯片选型及电路设计 | 第52-54页 |
| ·串行通信接口的设计 | 第54-56页 |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6-57页 |
| ·DSP 软件总体设计 | 第56页 |
|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56-57页 |
| ·数据运算模块设计 | 第57页 |
| ·上位机 | 第57-60页 |
| ·上位机软件介绍 | 第57-58页 |
| ·实际测量结果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 结论 | 第61-62页 |
| ·全文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