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各种房屋空气调节论文

土遗址博物馆的热湿环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绪论第10-18页
   ·引言第10页
   ·国内外遗址、文物保护历程第10-13页
     ·国外遗址、文物保护历程第10-12页
     ·国内遗址、文物保护历程第12-13页
   ·土遗址的研究、保护价值第13-14页
     ·历史价值第13-14页
     ·艺术价值第14页
     ·科学研究价值第14页
   ·土遗址的研究概况及类别第14-17页
     ·露天土遗址第15页
     ·室内土遗址第15-17页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土遗址博物馆第18-36页
   ·影响土遗址保护的环境因素第18-19页
     ·地质环境因素第18页
     ·气象环境因素第18-19页
     ·人为因素第19页
   ·温、湿度变化对土体破坏的机理第19-21页
       ·收缩开裂第19-20页
     ·表面酥松脱落第20-21页
     ·冻融破坏第21页
   ·土遗址的保护方式第21页
   ·土遗址的展示原则第21-23页
       ·进入和理解原则第22页
       ·信息来源原则第22页
       ·背景与环境原则第22页
       ·真实性原则第22-23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3页
     ·兼容并蓄原则第23页
     ·场馆式土遗址的展示方式第23-24页
     ·典型土遗址博物馆概况第24-34页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第24-26页
     ·秦始皇陵兵马俑遗址博物馆第26-27页
       ·乾陵-章怀太子墓第27-28页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及遗址展示区域第28-34页
     ·小结第34-36页
3.土遗址博物馆的温、湿度研究第36-50页
     ·博物馆的温度监测研究的意义第36-37页
     ·博物馆的湿度监测研究的意义第37-39页
     ·博物馆温、湿度环境对建筑围护结构的要求第39-40页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土遗址保护厅温湿、度环境研究第40-44页
     ·实验测试概况第40页
     ·遗址保护区温、湿度监测结果第40-42页
     ·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土遗址封闭保护形式的探讨第42-44页
   ·地下博物馆结露屋面的热工性能研究第44-48页
   ·小结第48-50页
4.土遗址博物馆遗址封闭区域围护结构形式讨论第50-66页
   ·实验装置第50-51页
   ·实验内容第51页
   ·土体含水率测试第51-52页
   ·温湿度测试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9页
     ·实验室内、试验箱内空气温湿度数据分析第52-56页
     ·试验箱测试内表面温度分析第56-57页
     ·试验箱内表面结露理论分析第57-58页
     ·监测数据对比第58-59页
   ·内表面温度调控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9-61页
   ·土体含水率测试第61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61-64页
   ·小结第64-66页
5.结语与展望第66-68页
   ·结语第66页
   ·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公开发表论文第72-73页
图表目录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北沟壑地区城市排水系统分析与设计优化研究
下一篇:遗址保护中的价值传递与更新--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