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一) 国外相关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第13-15页
  (二)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第15-16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产业转移的机理、效应及模式第18-24页
 一、产业结构转移的内在机理第18-21页
  (一) 产业转移的内涵第18页
  (二) 产业转移的规律第18-19页
  (三) 产业转移的条件第19-20页
  (四) 产业转移的诱因第20-21页
 二、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第21-22页
  (一) 对转出地的经济效应第21页
  (二) 对产业转入地的经济效应第21-22页
 三、产业转移的模式第22-24页
  (一) 整体迁移模式第22页
  (二) 产业关联模式第22页
  (三) 资本输出模式第22-23页
  (四) 商品输出模式第23-24页
第三章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意义第24-27页
 一、对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第24页
  (一) 有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第24页
  (二) 有利于扩大东部地区产品的市场空间第24页
 二、对西部地区的重要意义第24-27页
  (一) 有利于西部地区吸收先进的资金和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第24页
  (二) 通过产业关联的带动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第24-25页
  (三) 有利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25页
  (四) 有利于西部地区观念的更新第25-26页
  (五) 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第26-27页
第四章 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推动因素第27-36页
 一、劳动力成本因素第27-29页
  (一) 东西部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分析第27-28页
  (二) 西部地区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28-29页
 二、资源因素第29-32页
  (一) 矿产资源第29-31页
  (二) 水资源第31-32页
 三、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第32-36页
  (一) 地区生产总值第32页
  (二) 人均生产总值第32-33页
  (三) 三次产业的构成第33-34页
  (四)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第34-36页
第五章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及路径分析第36-47页
 一、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对策第36-39页
  (一)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利益机制第36页
  (二) 努力改进基础设施,为区际产业转移提供优越条件第36-37页
  (三) 改善西部地区的软环境第37页
  (四) 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第37-38页
  (五) 中央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第38-39页
 二、路径分析第39-47页
  (一)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第39-42页
  (二) 成渝经济区第42-4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第47-48页
 一、研究结论第47页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7-48页
注释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的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
下一篇:西藏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