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欺诈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商业欺诈基本理论 | 第13-24页 |
第一节 商业欺诈之理论渊源 | 第13-16页 |
一、中国历史上有关欺诈立法 | 第13-14页 |
二、外国史上欺诈之起源及发展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商业欺诈之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一、商业欺诈与英美法中相近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二、商业欺诈与我国法律中相近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三、商业欺诈的概念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商业欺诈的法律特征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欺诈侵权的比较法考察 | 第24-30页 |
第一节 英国法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美国法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德国法 | 第27-29页 |
第四节 法国法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商业欺诈之构成要件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实质性虚假陈述 | 第31-34页 |
一、虚假陈述之内容 | 第31-33页 |
二、虚假陈述之方式 | 第33-34页 |
第二节 陈述虚假性的知悉 | 第34页 |
第三节 引诱他人信赖之期望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原告信赖该陈述而为 | 第35页 |
第五节 损害后果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商业欺诈之责任竞合 | 第36-40页 |
第一节 责任竞合的立法模式 | 第36-38页 |
一、法国的禁止竞合模式 | 第36-37页 |
二、英美国家允许竞合的立法模式 | 第37-38页 |
三、我国立法对竞合之规范 | 第38页 |
第二节 立法赋予当事人请求权选择权之意义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欺诈法律控制体系的建立 | 第40-45页 |
第一节 制度建设 | 第40-43页 |
一、损害赔偿制度 | 第40-42页 |
二、其他相关制度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机构建设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1页 |